出自元代孫華孫《題墨萱》:
慈親疇昔倚門時,曾記忘憂慰別離。
。
孤子恨無懷橘日,十年腸斷樹萱詩。
注釋參考
慈親
慈愛的父母?!秴问洗呵铩ど鞔蟆罚骸?湯 立為天子, 夏 民大説,如得慈親。”后多指母親。 唐 聶夷中 《游子行》:“慈親倚門望,不見萱草花?!?清 魏源 《接家書喜舍弟歸自江南》詩:“汝侍慈親側(cè),吾侍嚴(yán)親行?!?/p>
疇昔
疇昔 (chóuxī) 往昔;日前;以前 in former times 于疇昔之夜,夢坐奠于兩楹之間?!抖Y記·檀弓》 疇昔之事倚門
(1).《戰(zhàn)國策·齊策六》:“ 王孫賈 年十五,事 閔王 。王出走,失王之處。其母曰:‘女朝出而晚來,則吾倚門而望;女暮出而不還,則吾倚閭而望。’”后因以“倚門”或“倚閭”謂父母望子歸來之心殷切。 唐 張說 《岳州別姚司馬紹之制許歸侍》詩:“天從扇枕愿,人遂倚門情?!?宋 曾鞏 《移明州乞至京迎侍赴任狀》:“竊計臣老母之心,聞臣而來,倚門之望,固已深切。” 清 錢謙益 《母劉氏仍前贈制》:“古之賢母,望倚門而辭伏劍者,無不教其子以作忠也。”
(2).靠著門。 唐 溫庭筠 《菩薩蠻》詞:“時節(jié)欲黃昏,無憀獨(dú)倚門?!?宋 蔡絛 《鐵圍山叢談》卷一:“輦下市肆有丐者不得乞,因倚門大駡?!?清 嚴(yán)有禧 《漱華隨筆·翁蓼野》:“﹝ 蓼野 兄弟﹞流離 楚 粵 間,其伯姊遣人要?dú)w,倚門哭之?!?/p>
(3).舊指妓女接客。 清 唐孫華 《維揚(yáng)舟中作》詩之二:“空谷未聞傾國貌,褰帷都作倚門妝。” 清 汪中 《經(jīng)舊苑吊馬守真文》:“婉孌倚門之笑,綢繆鼓瑟之娛,諒非得已?!眳⒁姟?倚門賣笑 ”。
忘憂
(1).忘卻憂愁。《論語·述而》:“其為人也,發(fā)憤忘食,樂以忘憂。” 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十一:“夫酒忘憂,故能消之也?!?唐 張說 《喜度嶺》詩:“見花便獨(dú)笑,見草即忘憂?!?/p>
(2).萱草的別名。 唐 陳子昂 《魏氏園林人賦一物得秋亭萱草》詩:“忘憂誰見賞,空此北堂中。” 宋 趙彥衛(wèi) 《云麓漫鈔》卷四:“《本草經(jīng)》云:萱,一名忘憂?!?元 錢抱素 《瑣窗寒·題玉山草堂》詞:“書帶生香,忘憂弄色,四窗虛悄?!?清 黃宗羲 《小園記》:“因買瓦盆百餘,以植草花:水僊、艾人……忘憂、含笑?!?/p>
別離
別離 (biélí) 離別;分離 leave 別離家鄉(xiāng),踏上征途 心知長別離。——《玉臺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 商人重利輕別離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 并序孫華孫名句,題墨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山能易行出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