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洪邁《踏莎行》:
院落深沈,池塘寂靜。
簾鉤卷上梨花影。
寶箏拈得雁難尋,篆香消盡山空冷。
釵鳳斜敧,鬢蟬不整。
殘紅立褪慵看鏡。
杜鵑啼月一聲聲,等閑又是三春盡。
注釋參考
斜敧
見(jiàn)“ 斜攲 ”。
鬢蟬
即蟬鬢。古代婦女的一種發(fā)式。 后蜀 張?zhí)A 《葬后見(jiàn)形》詩(shī):“獨(dú)臥經(jīng)秋墮鬢蟬,白楊風(fēng)起不成眠?!?宋 晏幾道 《更漏子》詞:“釵燕重,鬢蟬輕,一雙梅子青。” 清 曇筠 《題春睡圖》詩(shī):“玉人午倦背花眠,鬆盡云鬟墮鬢蟬?!眳⒁?jiàn)“ 蟬鬢 ”。
不整
不端正,不整齊?!蹲髠鳌ば辍罚骸坝越撸睬也徽?,所以?xún)匆??!?唐 白居易 《長(zhǎng)恨歌》:“云鬢半偏新睡覺(jué),花冠不整下堂來(lái)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鴉頭》:“ 王 一日游市廛,忽遇 趙 東樓,巾袍不整,形色枯黯。”
洪邁名句,踏莎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鏈會(huì)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