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嵲《詠鶴五首》:
引吭清噭達天外,何意留連豢養(yǎng)恩。
我亦久懷區(qū)外志,終當(dāng)乘此羾天門。
注釋參考
引吭
拉開嗓子。謂高鳴或高聲吟唱?!肚萁?jīng)》:“搏則利嘴,鳴則引吭?!?唐 韓愈 《燕河南府秀才》詩:“怒起簸羽翮,引吭吐鏗轟?!?宋 梅堯臣 《宣州環(huán)波亭》詩:“岸木影下布,水鳥時引吭?!?清 龔鞏祚 《書金伶》:“既就夕,主客譁,惟恐 金 之不先奏聲。既引吭,則觸感其往夕所得於 鈕 者,試之忽肖。”
達天
(1).上告天帝。 明 馮夢龍 《女丈夫·洪客祈雨》:“感格原無別徑,達天惟有真誠?!?/p>
(2).明了自然規(guī)律;樂天知命。 清 鈕琇 《觚賸·三別號》:“客有問者曰:‘相地何用?’ 宮詹 自指曰:‘將以藏此軀耳。’時司寇與相國尚無恙,而 宮詹 方在盛年,遽為此語,亦足以見達天之致矣。” 清 曾國藩 《江寧府學(xué)記》:“先王之制禮也,人人納於軌范之中……教之《大學(xué)》,以達於本末終始之序,治國平天下之術(shù)。教之《中庸》,以盡性而達天?!?/p>
何意
(1).為什么,何故。 宋玉 《神女賦》:“晡夕之后,精神怳忽,若有所喜,紛紛擾擾,未知何意?” 南朝 梁 任昉 《奏彈劉整》:“ 整 聞聲仍打 逡 , 范 喚問:‘何意打我兒?’”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教子》:“﹝ 瑯瑘王 ﹞遂大怒,詢曰:‘至尊已有,我何意無?’”
(2).豈料;不意?!逗鬂h書·申屠蟠傳》:“ 蟠 勃然作色曰:‘始吾以子為可與言也,何意乃相拘教樂貴之徒邪?’” 三國 魏 吳質(zhì) 《答魏太子箋》:“自謂可終始相保,并騁材力,效節(jié)明主,何意數(shù)年之閒,死喪略盡?!薄缎咽篮阊浴す鄨@叟晚逢仙女》:“吾姊妹居此數(shù)十餘年,深蒙 秋公 珍重護惜,何意驀遭狂奴,俗氣薰熾,毒手摧殘?!?清 顧炎武 《王征君潢具舟小坐柵洪橋下》詩:“何意多同心,合沓來諸方?”
留連
留連 (liúlián) 不愿意離開 linger;be unwilling to leave 留連忘返豢養(yǎng)
豢養(yǎng) (huànyǎng) 喂養(yǎng)(牲畜),比喻收買并利用 feed;raise;keep張嵲名句,詠鶴五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