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伯端《采珠歌》:
貧兒衣中珠,本自圓明好。
不會自尋求,卻數(shù)他人寶。
數(shù)他寶,終無益,只是教君空費力。
爭如認取自家珍,價值黃金千萬億。
此寶珠,光最大,遍照三千大千界。
從來不解少分毫,剛被浮云為障礙。
自從認得此摩尼,泡體空花誰更愛。
佛珠還與我珠同,我性即歸佛性海。
珠非珠,海非海,坦然心量包法界。
任你塵囂滿眼前,定慧圓明常自在。
不是空,不是色,內(nèi)外皎然無壅塞。
六通神慧妙無窮,自利利他寧解極。
見即了,萬事畢,絕學無為度終日。
怕兮如未兆嬰兒,動止隨緣無固必。
不斷妄,不修真,真妄之心總屬塵。
從來萬法皆無相,無相之中有法身。
法身即是天真佛,亦非人兮亦非物。
浩然充塞天地間,只是希夷并恍惚。
垢不染,光自明,無法不從心里生。
心若不生法自滅,即知罪福本無形。
無佛修,無法說,丈夫智見自然別。
出言便作獅子鳴,不似野牛論生滅。
注釋參考
坦然
坦然 (tǎnrán) 坦白,心安 have no misgiving;calm;unperturbed 神情坦然 平直廣闊的樣子 extensively心量
(1).佛教語。集起萬有的精神現(xiàn)象的總稱?!秹?jīng)·般若品》:“心量廣大,猶如虛空,無有邊畔。”
(2).胸懷,心胸。 元 汪元亨 《朝天子·歸隱》曲:“塵土衣冠,江湖心量,出皇家麟鳳網(wǎng)?!?明 葉盛 《水東日記·諸公才學心量》:“諸公才學心量之不能同,此亦可見?!?續(xù)范亭 《洛陽別定安》詩:“豈愛風塵苦,男兒重膽肝,一載如一日,使我心量寬。”
法界
佛教語。梵語意譯。通常泛稱各種事物的現(xiàn)象及其本質(zhì)?!度A嚴經(jīng)·十通品》:“入於真法界,實亦無所入。” 宋 范成大 《再次喜雨詩韻以表隨車之應》:“一念故應周法界,萬神元不隔明庭?!?章炳麟 《建立宗教論》:“夫此圓成實自性云者,或稱真如,或稱法界,或稱涅槃?!?/p>
張伯端名句,采珠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