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李善夷《責漢水辭》:
漢之廣兮,風波四起。
雖有風波,不如蹄涔之水。
蹄涔之水,不為下國而傾天子。
漢之深兮,其堤莫量。
雖云莫量,不如行潦之汪。
行潦之汪,不為下國而溺天王。
漢之美者曰魴。
吾雖饑不食其魴,恐污吾之饑腸。
注釋參考
不食
(1).不吃?!墩撜Z·衛(wèi)靈公》:“吾嘗終日不食?!薄妒酚洝の浩湮浒埠盍袀鳌罚骸疤笈?,不食?!?/p>
(2).指不食之地。 唐 柳宗元 《連州司馬凌君權(quán)厝志》:“是州之南,有大岡不食,吾甚樂焉,子其以是葬吾。”詳“ 不食之地 ”。
饑腸
飢餓的肚子。 宋 陸游 《貧甚戲作絕句》之三:“飢腸雷動尋常事,但誤生臺兩鵲來?!?陳毅 《憶江南·贛南游擊詞》:“天將午,飢腸響如鼓?!?/p>
飢餓的肚子。饑,通“ 飢 ”。 唐 韓愈 《月蝕詩效玉川子作》:“婪酣大肚遭一飽,饑腸徹死無由鳴?!币嘀葛I著肚子。 宋 梅堯臣 《送蘇子美》詩:“ 廬岳 趣最幽,饑腸看瀑布?!?/p>
李善夷名句,責漢水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