象外形無跡,寰中影有遷
出自唐代劉禹錫《奉和中書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韻》:
暮景中秋爽,陰靈既望圓。
浮精離碧海,分照接虞淵。
迥見孤輪出,高從倚蓋旋。
二儀含皎澈,萬象共澄鮮。
整御當西陸,舒光麗上玄。
從星變風雨,順日助陶甄。
遠近同時望,晶熒此夜偏。
運行調(diào)玉燭,潔白應金天。
曲沼疑瑤鏡,通衢若象筵。
逢人盡冰雪,遇景即神仙。
引素吞銀漢,凝清洗綠煙。
皋禽警露下,鄰杵思風前。
水是還珠浦,山成種玉田。
劍沉三尺影,燈罷九枝然。
象外形無跡,寰中影有遷。
稍當云闕正,未映斗城懸。
靜對揮宸翰,閑臨襞彩箋。
境同牛渚上,宿在鳳池邊。
興掩尋安道,詞勝命仲宣。
從今紙貴后,不復詠陳篇。
注釋參考
外形
外形 (wàixíng) 外表的形狀、樣子 appearance;external form;contour 外形美觀無跡
亦作“ 無跡 ”。沒有蹤影;沒有痕跡。 南朝 梁 陸倕 《新刻漏銘》:“一暑一寒,有明有晦。神道無跡,天工罕代。” 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政事下》:“﹝ 李惠登 ﹞為政清浄無跡,不求人知?!?/p>
見“ 無跡 ”。
寰中
宇內(nèi),天下。 晉 孫綽 《喻道論》:“焉復覩夫方外之妙趣、寰中之玄照乎?” 唐 王勃 《拜南郊頌序》:“天下黎人,知四海之安樂;寰中殊域,奉三靈之康泰?!?清 龔自珍 《保甲正名》:“械鬭之風, 宋 世早有之;不但 閩 粵 ,且徧寰中,寰中何能一日安?”
劉禹錫名句,奉和中書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青墩溪畔龍鐘客,獨立東風看牡丹。
- 雨濕東風三月尾,夜寒燒燭照花睡作者:王炎作品:題周功甫總領石溪三亭嫣然亭
- 門外有田聊伏臘,望中無處不煙霞作者:楊萬里作品:上巳日周丞相少保來訪敝廬,留詩為贈
- 常攜執(zhí),求為親作者:馬鈺作品:搗練子 密州李節(jié)副求拄杖
- 我粗能詩子能畫,筆力豈不山可移作者:方回作品:丹青歌贈王春陽用其神丹歌韻
- 更從興學知君深,少覘用世經(jīng)綸手作者:家鉉翁作品:陳子新前后十年葉贊府寮修明學政講堂成以詩
- 鳳鳴應不辨,獸舞自難窮
- 風流皆道勝人間,須知狂客,判死為紅顏
- 落羽羞言命,逢人強破顏作者:盧綸作品:落第后歸終南別業(yè)
- 醉帽三更月影,別袂一簾花氣,語雋不知還作者:魏了翁作品:水調(diào)歌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