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妙倫《寄人》:
去年共繞潤濱行,話盡山云海月情。
芳樹幽禽尤記得,風(fēng)前時作兩三聲。
注釋參考
芳樹
(1).泛指佳木;花木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詠懷》之十三:“芳樹垂緑葉,清云自逶迤?!?唐 李白 《送友人入蜀》詩:“芳樹籠 秦 棧,春流遶 蜀 城?!?明 余思復(fù) 《寒食日游焦山》詩:“郭外參差一徑斜,亂煙芳樹帶樵家。”
(2).樂府曲名。《漢鐃歌》十八曲之一。見《樂府詩集·鼓吹曲辭一·漢鐃歌》。
幽禽
鳴聲幽雅的禽鳥。 唐 賈島 《光州王建使君水亭作》詩:“極浦清相似,幽禽到不虛?!?宋 陸游 《西村》詩:“茂林風(fēng)送幽禽語,壞壁苔侵醉墨痕?!?明 高啟 《天平山》詩:“高鶻有危棲,幽禽無俗哢?!?/p>
記得
記得 (jìde) 想得起來;沒有忘記 remember well 一切都還記得前時
從前,以前?!妒酚洝ろ椨鸨炯o》:“曰:‘前時某喪使公主某事,不能辦,以此不任用公?!娔私苑?。” 唐 韓愈 《柳子厚墓志銘》:“ 子厚 前時少年,勇於為人,不自貴重顧藉,謂功業(yè)可立就,故坐廢退?!?宋 晏幾道 《踏莎行》詞:“雪盡寒輕,月斜煙重,清懽猶計前時共?!?潘漠華 《雨點》:“站在門口探頭向房內(nèi)一看,前時那個伙計迎身出來?!?/p>
作兩
《易·離》:“明兩作離,大人以繼明照於四方?!?孔穎達 疏:“明兩作離者,離為日,日為明,今有上下兩體,故云明兩作離也。”后本《易》“繼明”之意,稱太子為“作兩”。言能繼天子而明照四方。 南朝 梁元帝 《皇太子講學(xué)碑》:“皇太子洊雷種德,重離作兩?!?隋 江總 《玄圃石室銘》:“天縱儲睿,生知作兩?!?/p>
三聲
舊指軍中用以傳令的金鼓、笳、鐸之聲。 銀雀山 漢 墓竹簡《孫臏兵法·十陣》:“三聲既全,五彩必具,辨吾號聲,知五旗?!?/p>
釋妙倫名句,寄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