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明代唐寅《美人圖》:
只為憐春色,新紅折一枚。
余香盈翠袖,偏惹蝶蜂隨。
夢(mèng)斷碧紗櫥,窗外聞鵜鴃。
清怨托琵琶,怨極終難說。
注釋參考
清怨
凄清幽怨。 南朝 梁 鍾嶸 《詩品》卷中:“詳其文體,察其餘論,固知憲章 鮑明遠(yuǎn) 也。所以不閑於經(jīng)綸,而長于清怨?!?唐 錢起 《歸雁詩》:“二十五絃彈夜月,不勝清怨卻飛來?!?清 納蘭性德 《虞美人》詞之二:“凄涼別后兩應(yīng)同,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?!?丁玲 《杜晚香》:“她只是對(duì)自己的無能,悄悄地懷著一種清怨。”
琵琶
琵琶 (pípa) 中國的一種四弦樂器,彈奏如吉他,其主要部分大如詩琴,頸部有琴柱12個(gè)以上,伸入主體部分的琵琶,是在西漢“裁箏筑”的基礎(chǔ)上逐步發(fā)展起來的。它從西漢試制,歷東漢、魏晉、至隋唐,基本定型。它在漢末魏初始獲“枇杷”名。魏晉時(shí),因“枇杷”二字音,改名“琵琶” pi-pa,a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 with a fretted fingerboard難說
難說 (nánshuō) 難以確定 uncertain 不容易說;不好說 it’s hard to say;you never can tell唐寅名句,美人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