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晁公溯《奉簡湯子和》:
衛(wèi)尉女公子,始生在開封。
君來謁衛(wèi)尉,見之文褓中。
卻后十五載,我乃臥廂東。
與君初會面,修髯郁垂胸。
席間致大{豆斗},一舉酒輒空。
相看每嘆息,豪氣如元龍。
今年凌云下,訪我采蘋宮。
老妻發(fā)亦白,歲月猶轉(zhuǎn)蓬。
人生能幾何,羨此江無窮。
家有百壺泉,色作真珠紅。
飲盡方可歸,廬山正春風(fēng)。
注釋參考
卻后
亦作“卻后”。猶過后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假譎》:“卻后數(shù)日,公報姑云:‘已覓得婚處,門地粗可,壻身名宦,盡不減 嶠 ?!薄栋儆鹘?jīng)·婆羅門殺子喻》:“時諸世人卻后七日聞其兒死,咸皆嘆言:‘真是智者,所言不錯?!?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羯若鞠闍國》:“卻后七日,當(dāng)還本生。”
晁公溯名句,奉簡湯子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