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讓始循墻,一麾嘗屢把
出自宋代喻良能《懷東嘉先生因誦老坡今誰主文字公合把旌旄作》:
三讓始循墻,一麾嘗屢把。
夔門德政碑,深镵仍大寫。
注釋參考
三讓
(1).古相見禮。主人三揖,賓客三讓?!秲x禮·士冠禮》:“三揖至於階,三讓。”《禮記·禮器》:“三辭三讓而至?!?/p>
(2).指 周 泰伯 讓位于 季歷 事,后人稱為盛德?!墩撜Z·泰伯》:“ 泰伯 ,其可謂至德也已矣!三以天下讓,民無得而稱焉?!?邢昺 疏引 鄭玄 注云:“ 泰伯 , 周太王 之長(zhǎng)子,次子 仲雍 ,次子 季歷 。 太王 見 季歷 賢,又生 文王 ,有圣人表,故欲立之。而未有命。 太王 疾, 太伯 因適 吳 採藥, 太王 歿而不返。 季歷 為喪主,一讓也; 季歷 赴之,不來奔喪,二讓也;免喪之后,遂斷髮文身,三讓也?!薄逗鬂h書·列女傳·曹世叔妻》:“ 太伯 建 邠 , 孔子 稱為三讓?!?唐 駱賓王 《夕次舊吳》詩:“盛德弘三讓,雄圖枕九圍。” 余疚儂 《三年五月一日與同學(xué)冒雨登慧山》詩:“ 句吳 始啟宇,三讓來就封。”
(3).指古代帝王登位、大臣就封的謙讓之禮?!妒酚洝じ咦姹炯o(jì)》:“ 漢王 三讓,不得已,曰:‘諸君必以為便,便國(guó)家?!晡?,乃即皇帝之位 汜水 之陽?!薄逗鬂h書·和帝紀(jì)》:“故太尉 鄧彪 ,元功之族,三讓彌高,海內(nèi)歸仁,為羣賢首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章表》:“ 曹公 稱為表不止三讓,又勿得浮華?!?清 趙翼 《廿二史札記·南北史兩國(guó)交兵不詳載》:“每代革易之際,以禪讓為篡奪者,必有九錫文、三讓表、禪位詔冊(cè),陳陳相因,遂成一定格式?!?/p>
(4).再三責(zé)數(shù)其過失?!吨芏Y·地官·司救》“凡民之未有衺惡者,三讓而罰” 賈公彥 疏:“三讓而罰者,凡欲治罰人者,皆先以言語責(zé)讓之,乃行治罰?!?/p>
(5).謂以三種方式資助?!兑葜軙ほ褐\》:“三讓:一近市,二賤粥,三施資?!?孔晁 注:“以財(cái)讓也。近來民市,旅資以思也。” 盧文弨 讎校:“﹝旅資以思﹞,疑當(dāng)作‘施資以惠’也?!?/p>
循墻
(1).謂避開道路中央,靠墻而行。表示恭謹(jǐn)或畏懼?!蹲髠鳌ふ压吣辍罚骸肮势涠︺懺疲骸幻鴥E,再命而傴,三命而俯,循墻而走,亦莫余敢侮?!?杜預(yù) 注:“言不敢安行也?!?晉 陸云 《逸民箴》:“咎自專寵,福在循墻,是故保其安者常危,而忘其存者不亡。” 明 宋濂 《題梁元帝畫職貢圖》:“其畫……亦為 宋 代名筆所作,世之粗工,涂青抹紅以欺世者,見之必循墻而避矣?!?/p>
(2).為沿墻。 王闿運(yùn) 《影山草堂銘》:“且庭室可改,憶跡無遷;階墀已平,循墻猶見?!?/p>
一麾
(1).猶一揮,有發(fā)令調(diào)遣意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感虛》:“ 襄公 志在戰(zhàn),為日暮一麾,安能令日反?”
(2).形容舉事簡(jiǎn)捷。 宋 范仲淹 《寄石學(xué)士》詩:“一麾了婚嫁,萬事蠹精神。”
(3).一面旌麾。舊時(shí)作為出為外任的代稱。 唐 杜牧 《即事》詩:“莫笑一麾東下計(jì),滿江秋浪碧參差。” 宋 曾鞏 《和邵資政》詩:“拂衣久欲求三徑,竊食聊須把一麾?!?清 沉濤 《迭韻和子方謝鶴》:“五貺可無詩媵鶴,一麾聊當(dāng)夢(mèng)游仙?!眳⒁姟?一麾出守 ”。
喻良能名句,懷東嘉先生因誦老坡今誰主文字公合把旌旄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