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不渡、沙外曉色迨遙。
出自宋朝張炎《瑤臺聚八仙/新雁過妝樓》
帶雨春潮。人不渡、沙外曉色迨遙。自橫深靜,誰見隔柳停橈。知我知魚未是樂,轉篷閑趁白鷗招。任風飄。夜來酒醒,何處江皋。泛宅浮家更好,度菰蒲影里,濯足吹{1|1}簫。坐閱千帆,空競萬里波濤。他年五湖訪隱,第一是吳淞第四橋。玄真子、共游煙水,人月俱高。
注釋參考
沙外
猶言大漠以北。指北方邊遠地區(qū)。 南朝 宋 謝莊 《為八座江夏王請封禪表》:“撥亂寧民,應天受命,鴻徽洽于海表,威稜震乎沙外?!?/p>
曉色
拂曉時的天色;晨曦。 唐 虞世南 《和鑾輿頓戲下》:“銀書含曉色,金輅轉晨飇?!?宋 秦觀 《滿庭芳》詞:“曉色云開,春隨人意,驟雨才過還晴。” 清 黃鷟來 《秋曉行阧山》詩:“曉色破蒼煙,青山入云際?!?瞿秋白 《赤都心史》四十:“凝凝的細露,淡淡的曉色,長林豐草間偶然一陣一陣清風?!?/p>
張炎名句,瑤臺聚八仙/新雁過妝樓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