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祥道《珍珠簾》:
東風(fēng)飄拂雨纖纖,吹向空中草木沾。
記得傳喧三殿日,恍疑天半撒珠簾。
注釋參考
記得
記得 (jìde) 想得起來;沒有忘記 remember well 一切都還記得三殿
(1).即 唐 大明宮 之 麟德殿 。《玉?!m室·唐三殿》:“ 三殿 者, 麟德殿 也。一殿而有三面,故名。亦曰 三院 。結(jié)鄰 鬱儀樓 即 三殿 之東西廊也?!?唐 杜甫 《送翰林張司馬南海勒碑》詩(shī):“詔從 三殿 去,碑到百蠻開。” 唐 韓愈 《李公墓志銘》:“十三年,公與 忠武軍 節(jié)度使司空 光顏 、 邠寧 節(jié)度使尚書 釗 ,俱來朝,上為之燕 三殿 ?!?/p>
(2).指皇宮中的三大殿。亦借指皇宮。 宋 王安石 《送鄆州知府宋諫議》詩(shī):“通班三殿邃,徙部十城兼。” 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國(guó)初定三院》:“至 順治 戊戌,始復(fù) 明 制,改設(shè) 中和殿 、 保和殿 、 武英殿 、 文華殿 、 文淵閣 、 東閣 諸大學(xué)士名。 乾隆 戊辰,特旨罷 中和殿 大學(xué)士,改為 體仁閣 ,以配三殿三閣之名焉?!?/p>
(3). 宋 時(shí)太皇太后在世,與皇太后、皇后并稱三殿;若無太皇太后,則天子與太后、皇后亦稱三殿。 宋 錢愐 《錢氏私志》:“上同三殿徐登步輦還內(nèi)。” 宋 程大昌 《演繁露·三宮三殿》:“國(guó)朝有太皇太后時(shí),并皇太后、皇后稱三殿,其后,乘輿行幸,奉太后,偕皇后以出,亦曰三殿?!?/p>
恍疑
猶仿佛?!段饔斡洝返诙嘶兀骸叭淖衔∥〉镊邝祝幸墒悄抢笾ε叛?。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五:“孩抱何緣親見帝?恍疑鬼使與神差?!薄懂T北詩(shī)話》卷十引 清 查慎行 《渡洞庭湖》詩(shī):“恍疑天四合,長(zhǎng)見日當(dāng)中?!?/p>
天半
天半 (tiānbàn) 高空,如在半天之上 sky 俱秀出天半。——《徐霞客游記·游黃山記》珠簾
珠簾 (zhūlián) 用線穿成一條條垂直串珠構(gòu)成的簾幕 bead door curtain 散入珠簾。——唐· 岑參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》陳祥道名句,珍珠簾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