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尊真有四方志,叱馭徑行了無累
出自宋代樓鑰《送王仲矜?zhèn)y興元》:
蜀道難,難於上青天。
蜀道易,易於履平地。
蜀山天險固自若,視難為易在人爾。
王尊真有四方志,叱馭徑行了無累。
早登岷峨仕陰城,談笑動行千萬里。
漢中由來說雞肋,意謂棄之為可惜。
君今此去良似之,更欲遠游尋故跡。
漢都南鄭啟炎圖,秦置石牛山徑闢。
淮陰拜將余高臺,武侯葬處空松柏,大笑出門何慨慷,天涯離愁各盡觴。
荷君走馬卻笑我,李侯參語夜未央。
君方往蹈功名機,何止別駕歌王祥。
先正九年遺愛在,更攜故笏訪甘棠。
注釋參考
四方志
《左傳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﹝ 姜氏 ﹞謂公子( 重耳 )曰:‘子有四方之志,其聞之者,吾殺之矣。’”后以“四方志”指經(jīng)營天下或安邦定國的遠大志向。《三國志·魏志·荀攸傳》:“天下方有事,而 劉表 坐保 江 漢 之閒,其無四方志可知矣。” 晉 歐陽建 《臨終詩》:“茍懷四方志,所在可游盤?!?明 何景明 《東河三月晦日》詩:“平生四方志,回首欲求安?!?/p>
叱馭
漢 瑯邪 王陽 為 益州 刺史,行至 邛郲 九折阪 ,嘆曰:“奉先人遺體,奈何數(shù)乘此險!”因折返。及 王尊 為刺史,“至其阪…… 尊 叱其馭曰:‘驅(qū)之! 王陽 為孝子, 王尊 為忠臣?!币姟稘h書·王尊傳》。后因以“叱馭”為報效國家,不畏艱險之典。 唐 王勃 《梓州郪縣兜率寺浮圖碑》:“下 岷關(guān) 而叱馭,寄切全都?!?宋 曾鞏 《酬王正仲登岳麓寺閣見寄》詩:“叱馭犯冰雪,迴鑣馳九關(guān)?!?清 方文 《送萬茂先應(yīng)征北上》詩:“ 陳君 既叱馭, 劉子 亦彈冠?!?/p>
徑行
(1).任性而行。《禮記·檀弓下》:“禮有微情者,有以故興物者,有直情而徑行者,戎狄之道也。” 孔穎達 疏:“謂直肆己情而徑行也。” 元 劉祁 《歸潛志》卷三:“ 飛伯 徑行不設(shè)機,久之為其下所忌?!?/p>
(2).猶徑自?!痘ㄔ潞邸返谝换兀骸跋壬灾趺鳎倘艘策€踏實,只是將情字徑行抹煞。” 郭沫若 《天地玄黃·序<美術(shù)考古一世紀(jì)>》:“但不料原書寄到了,而校樣卻沒有寄我校對,便徑行出版了。”
小路與大道?!秾O臏兵法·積疏》:“積疏相為變,盈虛相為變,徑行相為變,疾徐相為變,眾寡相為變,佚勞相為變?!?詹立波 注:“徑,小路,指捷徑。行,大道。”
無累
(1).不牽累;沒有牽累?!蹲髠鳌る[公十一年》:“相時而動,無累后人,可謂知禮矣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到家》詩:“身閒自覺貧無累,命在誰論進有材?!?/p>
(2).無所掛礙。 唐太宗 《大唐三藏圣教序》:“松風(fēng)水月,未足比其清華;仙露明珠,詎能方其朗潤。故以智通無累,神測未形?!?宋 何薳 《春渚紀(jì)聞·有道之器》:“以無累之神,合有道之器,宮商蹔離,不可得已。”
樓鑰名句,送王仲矜?zhèn)y興元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