愿言從君游,著鞭蹈前躅
出自宋代陳天麟《題南金慎獨(dú)齋》:
圣道不可竄,探取隨已欲。
平生所受用,政可一言足。
子思著中庸,暗室戒慎獨(dú)。
危微恐懼心,此念施已熟。
學(xué)從西洛來,標(biāo)傍相品目。
袖手看屋梁,表表知鴻鵠。
誰知胸中塵,往往盈斗斛。
及也而有知,寧不貽彼忸。
吳侯蚤作吏,未肯事邊幅。
得妙自圣處,了不關(guān)世俗。
頗知幽隱中,日月所照燭。
不敢欺秋毫,高情潔冰玉。
愿言從君游,著鞭蹈前躅。
注釋參考
愿言
思念殷切貌?!对姟ばl(wèi)風(fēng)·伯兮》:“愿言思伯,甘心首疾。” 鄭玄 箋:“愿,念也。我念思伯,心不能已?!?晉 謝混 《游西池詩》:“逍遙越城肆,愿言屢經(jīng)過?!?宋 華岳 《早春即事》詩:“愿言相約花前醉,莫放春容過海棠。” 清 顧炎武 《江上》詩:“愿言隨飛龍,一上 單于臺(tái) ?!?/p>
著鞭
(1).鞭打;用鞭子趕。《三國(guó)志·吳志·吳主傳》“ 權(quán) 乘駿馬越 津橋 得去”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《江表傳》:“ 權(quán) 乘駿馬上 津橋 …… 谷利 在馬后,使 權(quán) 持鞍緩控, 利 於后著鞭,以助馬勢(shì),遂得超度?!?清 曹寅 《九月七日蒙陰曉發(fā)》詩:“天色微沾雨,林香緩著鞭。”
(2).《晉書·劉琨傳》:“與 范陽 祖逖 為友,聞 逖 被用,與親故書曰:‘吾枕戈待旦,志梟逆虜,???祖生 先吾著鞭?!豹q言著手進(jìn)行,開始做。后常用以勉人努力進(jìn)取。 唐 韓翃 《家兄自山南罷歸獻(xiàn)詩敘事》:“時(shí)輩已爭(zhēng)先,吾兄未著鞭?!?宋 陸游 《書事》詩之三:“功名在子何殊我,惟恨無人快著鞭。”
(1).鞭打;用鞭子趕。 金 元好問 《榆社硤口村早發(fā)》詩:“瘦馬長(zhǎng)途懶著鞭,客懷牢落五更天?!?/p>
(2).猶言著手進(jìn)行,開始做。 元 耶律楚材 《屏山居士<鳴道集說>序》:“昔予嘗見《鳴道集》,甚不平之,欲為書糾其蕪謬而未暇,豈意 屏山 先我著鞭,遂為序?!?/p>
(3).常用以勉人努力進(jìn)取。 清 李漁 《奈何天·慮婚》:“這是條qing{1*1}云{1-1}路,早著鞭,不似那納粟求官的資格淺?!?/p>
前躅
前人的遺范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撰征賦》:“欽 仲舒 之睟容,遵縫掖於前躅?!?唐 劉禹錫 《登司馬錯(cuò)故城》詩:“登臨值蕭辰,周覽壯前躅。” 清 龔自珍 《為家大人丙辰同年祭江西巡撫陽湖吳公文》:“曰承前躅之養(yǎng)癰兮,丁南 贛 之多盜?!?/p>
陳天麟名句,題南金慎獨(dú)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古來王佐才,中間千載空
- 斟有淺深存燮理,飲無多少寄經(jīng)綸
- 淡妝素艷,無桃笑面柳眉低。作者:虞よ作品:水調(diào)歌頭
- 歇鶴松低閣,鳴蛩徑出籬。作者:黃滔作品:和王舍人崔補(bǔ)闕題天王寺
- 請(qǐng)君觀銘驗(yàn)吾德,復(fù)來歌義充吾仁
- 外圜偶被輕埃薄,靈府不搖中自定作者:家鉉翁作品:劉文蔚久苦目眚昨日乘涼來過共談先天圖義一
- 岸足沙平,蒲根水冷留雁唼。
- 何限臺(tái)階隆爵位,誰堪鼎足并儀形作者:方回作品:徐遜綿題三賢祠堂詩有云士死惟留姓與名天下
- 路幕遞香,街馬沖塵東風(fēng)細(xì)作者:吳文英作品:絳都春(題蓬萊閣燈屏,履翁帥越)
- 驚曉漏,護(hù)春眠作者:納蘭性德作品:赤棗子·寄語釀花風(fēng)日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