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印肅《頌證道歌證道歌》:
我今解此如意珠,貧兒衣裹燦光輝。
行行到處不曾失,再逢親友始無疑。
注釋參考
如意珠
(1).佛珠。梵語“真多摩尼”的意譯。相傳用佛舍利(佛骨)制成?!吨嵌日摗罚骸按藢氈槊缫?,無有定色,清徹微妙,四天下物,皆悉照現,是寶常能出一切寶物,衣服飲食,隨意所欲,盡能與之。”《景德傳燈錄·永嘉真覺大師》:“既能解此如意珠,自利利他終不竭?!?明 徐士俊 《春波影》第二出:“彼冥曹姻緣簿,非吾如意珠,徒供羣口畫描耳?!?/p>
(2).道教的還丹?!对企牌呋`》卷七二:“夫還丹者……或號如意珠。”參見“ 還丹 ”。
貧兒
(1).乞丐。 宋 俞文豹 《吹劍四錄》:“樞密 馬知節(jié) 言:‘貧兒乞匄,盡被 開封府 趕出城外矣?!?明 李贄 《四書評·孟子·告子上》:“嗚呼!何今人之好賤也!舍卻自家無盡藏,沿門托鉢效貧兒,何也?”
(2).窮人。 明 袁宏道 《巷門歌》:“富兒積財貧兒守,父老吞聲嘆未有?!?朱自清 《論且顧眼前》:“這些人雖然原來未必都是貧兒,暴富卻是事實?!?/p>
(3).貧窮的兒子。用作謙稱。 清 孔尚任 《癸未元日拜母時母壽八十一歲》詩:“能扶健體臨明鏡,肯恕貧兒著浣衣?!?清 孔尚任 《與王山又書》:“茲天寒歲暮,欲遣一介于故里,躊躕累日,苦無甘旨之獻;適承大惠,得以展貧兒之孝思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