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干和鼎非吾事,啖茹燃萁不愿余
出自宋代方回《次前韻賦隱居二首》:
舉世紛如自泊如,荒園僻巷閉門居。
總干和鼎非吾事,啖茹燃萁不愿余。
林下一聲蟬噪處,山間十日雨晴初。
空階剩放苔痕長(zhǎng),始信先生屐齒疏。
注釋參考
總干
謂持盾。《禮記·樂記》:“夫樂者,象成者也??偢啥搅?, 武王 之事也;發(fā)揚(yáng)蹈厲, 太公 之志也。” 鄭玄 注:“總干,持盾也?!?孫希旦 集解:“總,持也;干,盾也。”
和鼎
(1).謂調(diào)味。古以鹽、梅調(diào)味,因以“和鼎”指鹽、梅。 北魏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(shù)·造神麴并酒等》:“芳越薰椒,味超和鼎?!?石聲漢 注:“鹽、梅?!?/p>
(2).比喻輔佐君主的宰臣?!段簳と纬峭醭蝹鳌罚骸俺颊\(chéng)才非臺(tái)弼,智闕和鼎?!?唐 張九齡 《敕賜寧王池宴》詩(shī):“徒參和鼎地,終謝巨川舟?!眳⒁姟?和羹 ”。
方回名句,次前韻賦隱居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蘭缸尚惜連明在,錦帳先愁入夏空作者:崔櫓作品:和友人題僧院薔薇花三首
- 盈數(shù)固希全作者:陸機(jī)作品:長(zhǎng)歌行
- 他時(shí)若更相隨去,只是含酸對(duì)影堂。
- 雁度秋色遠(yuǎn),日靜無云時(shí)作者:李白作品:尋魯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蒼耳中見范置酒摘蒼耳作
- 夫我何悽其,悵哉此幻形
- 且將照席銀釭背,自有窺檐寶鑒明
- 玉鐙繡韉,才得新晴,柳岸往來如織作者:史浩作品:花心動(dòng)(競(jìng)渡)
- 短衣自獵南山虎,正好漁樵不亂群
- 泊舟潯陽(yáng)郭,始見香爐峰作者:孟浩然作品:晚泊潯陽(yáng)望香爐峰①
- 錦洞桃花遠(yuǎn),青山竹葉深。作者:李群玉作品:送秦?zé)拵?/a>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