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先秦佚名《詩經》
注釋參考
彼其
亦作“ 彼己 ”。亦作“ 彼記 ”。1.《詩·曹風·候人》:“彼其之子,不稱其服?!?鄭玄 箋:“不稱者言其德薄而服尊?!薄蹲髠鳌べ夜哪辍芬鳌氨思骸薄!抖Y記·表記》引作“彼記”。后以“彼其”、“彼己”譏功德不稱其位者。《后漢書·明帝紀》:“《易》陳負乘,《詩》刺彼己,永念慙疚,無忘厥心?!薄度龂尽の褐尽り愃纪踔矀鳌罚骸敖癯紵o德可述,無功可紀,若此終年無益國朝,將掛風人‘彼其’之譏。” 唐 劉禹錫 《蘇州加章服謝宰相狀》:“有黷陟明之典,誠招彼己之譏?!?宋 王禹偁 《謝衣襖表》:“飾之瑞獸,空傾率舞之心;徵乃維鵜,難免彼己之刺?!?/p>
(2).代詞。那,那個;他?!对姟ね躏L·揚之水》:“彼其之子,不與我戍 申 。” 鄭玄 箋:“其或作記,或作己,讀音相似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傷仲永》:“彼其受之天也,如此其賢也,不受之人,且為眾人?!?清 吳敏樹 《與楊性農書》:“則未知彼其亦曰:此吾友也,是其來也,將進我以善也。”
之子
這個人?!对姟ぶ苣稀h廣》:“之子于歸,言秣其馬。” 鄭玄 箋:“於是子之嫁,我愿秣其馬?!?晉 潘岳 《悼亡詩》:“之子歸窮泉,重壤永休隔。” 金 元好問 《寄贈龐漢》詩:“之子貧居久,詩文日有功?!?清 方文 《李臨淮玄素招集松筠閣》詩:“之子蓄奇懷,中宵肆良讌?!?/p>
殊異
殊異 (shūyì) 極不相同;差異極大 different 由于掌握材料的不同,研究方法的殊異,這兩位學者得出的結論不一樣 特殊;特異 unusual 殊異的事跡公行
公然行動,公然進行?!蹲髠鳌は骞荒辍罚骸氨I賊公行,而天癘不戒?!薄顿Y治通鑒·晉孝武帝太元十四年》:“左右近習,爭弄權柄,交通請託,賄賂公行。”《醒世恒言·李汧公窮邸遇俠客》:“如今果是 楊國忠 為相,賄賂公行,不知埋沒了多少高才絶學?!?/p>
(1).古官名。掌管君主出行的兵車行列事?!对姟の猴L·汾沮洳》:“美如英,殊異乎公行?!?毛 傳:“公行,從公之行也?!?鄭玄 箋:“從公之行者,主君兵車之行列?!薄蹲髠鳌ば辍罚骸凹?成公 即位,乃宦卿之適而為之田,以為公族。又宦其餘子,亦為餘子;其庶子為公行。 晉 於是有公族、餘子、公行。” 杜預 注:“庶子,妾子也。掌率公戎行?!眳⒁姟?公路 ”。
(2).鴉片戰(zhàn)爭前 廣州 十三行商人的行會組織。 清 康熙 五九年(1720年)創(chuàng)設,次年解散,后屢設屢廢。設立目的在于共同承擔官府差科,消除內部競爭,規(guī)定進出口貨市價,分配各行業(yè)務,約束外商活動,經辦中外交涉事項和解決同業(yè)困難。《南京條約》簽訂后,公行取消。
(3).復姓。 戰(zhàn)國 齊 有 公行子 。見《青州府志》。
佚名名句,詩經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