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王轂《吹笙引》:
媧皇遺音寄玉笙,雙成傳得何凄清。
丹穴嬌雛七十只,一時飛上秋天鳴。
水泉迸瀉急相續(xù),一束宮商裂寒玉。
旖旎香風(fēng)繞指生,千聲妙盡神仙曲。
曲終滿席悄無語,巫山冷碧愁云雨。
注釋參考
水泉
(1).河流與泉流?!抖Y記·月令》:“﹝孟冬之月﹞乃命水虞漁師收水泉池澤之賦?!薄秴问洗呵铩む鞯馈罚骸八獤|流,日夜不休?!?明 徐光啟 《農(nóng)政全書》卷十三:“ 蘇州 之地,北枕 長江 ,東表溟海,而水泉之勢,則與 江 平,故曰 平江郡 ?!?/p>
(2).特指泉流、泉水。《漢書·翼奉傳》:“山崩地裂,水泉涌出。” 宋 蘇轍 《寄濟南守李公擇》詩:“山窮水泉見,發(fā)越遍溪谷?!?魯迅 《且介亭雜文二集·<中國新文學(xué)大系>小說二集序》:“一滴水泉可以作江河之始流,一片樹葉之飄動可以兆暴風(fēng)之將來?!?/p>
迸瀉
猶奔瀉。 唐 王轂 《吹笙引》:“水泉迸瀉急相續(xù),一束宮商裂寒玉?!?/p>
相續(xù)
(1).相繼;前后連接。《漢書·五行志上》:“是時,太后三弟相續(xù)秉政?!?唐 元稹 《有酒》詩之六:“櫻桃桃李相續(xù)開,間以木蘭之秀香徘徊。” 宋 梅堯臣 《新雁》詩:“泊船人不寐,月下聲相續(xù)?!?/p>
(2).連續(xù)。《壇經(jīng)·定慧品》:“若前念、今念、后念,念念相續(xù)不斷,名為繫縛。”
一束
(1).數(shù)量詞。猶言一梱,一扎?!对姟ば⊙拧ぐ遵x》:“生芻一束,其人如玉。” 唐 杜甫 《暮秋枉裴道州手札》詩:“久客多枉友朋書,素書一月凡一束?!薄秲号⑿蹅鳌返谌寤兀骸澳谴笾骺急愦蜷_那一束備中的卷子。” 柔石 《摧殘》:“沒有辦法了,米一粒也沒有了,柴一束也沒有了?!?/p>
(2).數(shù)量詞。古以帛五匹為“一束”?!抖Y記·雜記下》:“納幣一束,束五兩,兩五尋?!?鄭玄 注:“十個為束,貴成數(shù),兩兩者合其卷,是謂五兩。八尺曰尋,五兩五尋,則每卷二丈也,合之則四十尺,今謂之匹?!薄稘h書·梅福傳》:“言可采取者,秩以升斗之祿,賜以一束之帛?!眳⒁姟?束帛 ”。
(3).數(shù)量詞。箭十二支?!痘茨献印镎撚?xùn)》:“ 齊 桓公 將欲征伐,甲兵不足,令有重罪者,出犀甲一戟;有輕罪者,贖以金分;訟而不勝者,出一束箭。” 高誘 注:“箭十二為束也?!?/p>
(4).指笙管之類的樂器。因用若干根竹管和一根總吹氣管制成,故稱。 唐 薛能 《贈歡娘》詩:“一束龍吟細竹枝,青娥擎在手中吹?!?唐 王轂 《吹笙引》:“水泉迸瀉急相續(xù),一束宮商裂寒玉?!?/p>
宮商
(1).五音中的宮音與商音?!睹娦颉贰奥暢晌摹?漢 鄭玄 箋:“聲成文者,宮商上下相應(yīng)?!?唐 吳兢 《樂府古題要解》卷下:“我情與君,亦猶形影宮商之不離也?!薄独蠚堄斡洝返谑兀骸澳銈兯鶑椀慕允且蝗酥鐑扇送瑥棿饲?,則彼此宮商皆合而為一。”
(2).泛指音樂、樂曲?!俄n詩外傳》卷五:“人有六情,目欲視好色,耳欲聽宮商?!?宋 嚴(yán)羽 《滄浪詩話·詩評》:“ 孟浩然 之詩,諷詠之久,有金石宮商之聲。” 清 龔自珍 《秋夜聽俞秋圃彈琵琶賦詩書諸老輩贈詩冊子尾》詩:“曲終卻是琵琶聲,一代宮商創(chuàng)生面。”
(3).泛指音律。《敦煌曲子詞·內(nèi)家嬌》:“善別宮商,能調(diào)絲竹,歌令尖新?!?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首引》:“詞曲 元 人稱獨步,到今戶葉宮商?!?/p>
(4).可借指詩律中的平仄和聲韻中的四聲。 南朝 梁 鍾嶸 《<詩品>序》:“昔 曹 劉 殆文章之圣, 陸 謝 為體貳之才,鋭精研思,千百年中,而不聞宮商之辨,四聲之論。”
寒玉
(1).玉石。玉質(zhì)清涼,故稱。 唐 白居易 《苦熱中寄舒員外》詩:“藤牀鋪晚雪,角枕截寒玉?!?/p>
(2).比喻清冷雅潔的東西,如水、月、竹等。 唐 李群玉 《引水行》:“一條寒玉走秋泉,引出深蘿洞口煙。” 唐 李賀 《江南弄》詩:“ 吳 歈 越 吟未終曲,江上團團帖寒玉?!?宋 呂渭老 《念奴嬌·贈希文寵姬》詞:“暮云收盡,霽霞明高擁一輪寒玉。” 唐 雍陶 《韋處士郊居》詩:“門外晚晴秋色老,萬條寒玉一溪煙?!?/p>
(3).比喻容貌清俊。 前蜀 貫休 《題淮南惠照寺律師院》詩:“儀冠凝寒玉,端居似沃洲?!?/p>
王轂名句,吹笙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金丹在何許,我欲扣玄機
- 吟盡物華愁筆老,醉消春色愛醅濃。
- 湖桑埭下漁舟雨,道樹山前野店燈。作者:陸游作品:前詩感慨頗深猶吾前日之言也明日讀而悔之乃
- 蟋蟀秋風(fēng)起,蒹葭晚露深。作者:蘇味道作品:始背洛城秋郊矚目奉懷臺中諸侍御
- 愿君隨處作東風(fēng),與群花為主。
- 報政不須入郎選,上方濡筆與公簪作者:曾豐作品:慶元六年七月至儋耳問前守之政改元四年罷歸
- 卷地風(fēng)來忽吹散,望湖樓下水如天。作者:蘇軾作品: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
- 壚中有酒文園會,琴上無弦靖節(jié)家作者:陸龜蒙作品:奉和襲美夏景沖澹偶作次韻二首
- 文翁他日譽,不但勸農(nóng)桑作者:張镃作品:次韻酬張仲思高郵見寄二首
- 水面綠深知凍解,柳梢黃淺覺春來作者:宋庠作品:新春雪霽坐郡圃池上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