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標(biāo)邈難親,坐向飛鴻看
出自宋代韓維《送曹殿丞秩滿還都》:
朝日照濠水,清霜發(fā)樹寒。
長橋下廣陌,車馬來啴啴。
借問行人誰,送者何盤桓。
中郎罷從軍,遺愛民所嘆。
雍容幕府舊,供帳清渦干。
悲我思急管,薄暮留征鞍。
酒酣惜分手,四坐慘不歡。
長河轉(zhuǎn)轍跡,愁陰但漫漫。
嗟予隔追餞,飲此離恨端。
高標(biāo)邈難親,坐向飛鴻看。
嘗聞古君子,贈言當(dāng)豆簞。
愿君保亮節(jié),歲晚予其觀。
注釋參考
高標(biāo)
(1).高枝,高樹?!段倪x·左思<蜀都賦>》:“ 羲和 假道於峻岐,陽烏回翼乎高標(biāo)。” 劉逵 注:“言山木之高也?!?呂延濟 注:“高標(biāo),高枝也。馭日至此,礙於高樹,故假道而行。”
(2).泛指高聳特立之物。 唐 李白 《蜀道難》詩:“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(biāo),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。” 王琦 注:“高標(biāo),是指 蜀山 之最高而為一方之標(biāo)識者言也。 呂延濟 注以為高樹之枝,恐非?!?唐 杜甫 《同諸公登慈恩寺塔》詩:“高標(biāo)跨蒼穹,烈風(fēng)無時休?!?仇兆鰲 注:“首言塔不易登,領(lǐng)起全意。”
(3).高聳,矗立。 唐 韓愈 《新竹》詩:“高標(biāo)陵秋嚴(yán),貞色奪春媚?!?元 韋居安 《梅磵詩話》卷上:“ 荊公 手種松在 定林庵 前,高標(biāo)挺然,上侵霄漢。” 郭沫若 《星空·春潮》:“你請學(xué)著那森森的林木高標(biāo)!自由地、剛毅地、穩(wěn)慎地,高標(biāo)出,向那無窮的蒼昊!”
(4).比喻出類拔萃的人。 唐 盧照鄰 《還京贈別》詩:“戲鳬分?jǐn)喟?,歸騎別高標(biāo)?!?唐 張九齡 《謝工部侍郎集賢院學(xué)士狀·御批》:“卿學(xué)府高標(biāo),士林貞干。”
(5).比喻高深的造詣。 唐 韓愈 《送靈師》詩:“古氣參《彖》《繫》,高標(biāo)摧《太玄》。” 宋 劉克莊 《跋趙明翁詩稿》:“因讀 明翁 絶句,有云‘留取葡萄浮大白,肯將容易博 涼州 ’,嘆其高標(biāo)卓識,為之爽然自失?!?/p>
(6).高名次;高榜。 元 李壽卿 《度柳翠》第四折:“再不説階梯一句,作怎么道千圣會中無影跡,萬人叢里奪高標(biāo)?!?/p>
(7).指科舉考試得中高榜,名列前茅。 明 吳承恩 《壽賈百松障詞》:“中臺選俊,喜驥子之高標(biāo);上國掄才,諒龍光之可待?!薄秲号⑿蹅鳌返谌兀骸斑@回書話表 安老爺 家報喜的一聲報道:‘公子中了,并且高標(biāo)第六!’闔家歡喜非常。”
(8).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德行》:“ 李元禮 風(fēng)格秀整,高自標(biāo)持。”后以“高標(biāo)”指清高脫俗的風(fēng)范?!杜f唐書·外戚傳·武攸緒》:“王( 武攸緒 )高標(biāo)峻尚,雅操孤貞?!?明 劉基 《梅花絕句》之五:“借問高標(biāo)誰得似?白頭 蘇武 在 天山 ?!?明 何景明 《畫鶴賦》:“假孤致於墨華,得高標(biāo)於毫素?!?/p>
(9).古代雜技名。 清 厲荃 《事物異名錄·玩戲·高竿》:“高標(biāo),《山堂肆考》,亦即上高竿也?!?/p>
飛鴻
(1).指畫有鴻雁的旗。《禮記·曲禮上》:“前有車騎,則載飛鴻。” 孔穎達(dá) 疏:“鴻,鴻鴈也。鴈飛有行列,與車騎相似,若軍前忽遙見彼人有多車騎,則畫鴻於旌首而載之,使眾見而為防也。”
(2).蟲名。《逸周書·度邑》:“ 發(fā) 之未生,至于今六十年,夷羊在牧,飛鴻過野。”
(3).飛行著的鴻雁。 漢 馬融 《長笛賦》:“爾乃聽聲類形,狀似流水,又象飛鴻?!?南朝 宋 鮑照 《數(shù)詩》:“四牡曜長路,輕蓋若飛鴻?!?清 龔自珍 《點絳唇》詞:“目送飛鴻,影入長天滅?!?/p>
(4).指音信。 唐 韓愈 《祭竇司業(yè)文》:“自視雛鷇,望君飛鴻,四十餘年,事如夢中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二二回:“無端天外飛鴻到,傳得家庭噩耗來?!?/p>
韓維名句,送曹殿丞秩滿還都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萬重離恨萬重山,無處說思憶作者:程垓作品:好事近(資中道上無雙堠感懷作)
- 不見新蔬行節(jié)物,漫將一歲答春溫作者:衛(wèi)博作品:十二月十七日病中立春
- 鬢發(fā)緣愁白,音書為懶稀作者:竇鞏作品:歲晚喜遠(yuǎn)兄弟至?xí)?/a>
- 寒消晴后雪,光轉(zhuǎn)凍前風(fēng)作者:陳傅良作品:和段仲衡譙樓新軍額二首
- 書滿精廬芷繞門,門前流水出於沅
- 何處何時又相見,青山長在水長流
- 有時普勸人人,莫訝我、丁寧切切作者:馬鈺作品:柳梢青 和古詞韻二首
- 想像輞川寬,庶幾盤谷邃
- 紛紛世上如落花,東風(fēng)即入東鄰家,要亦余事吾何嗟作者:陳傅良作品:題沈仲一所藏周氏群公書帖
- 卷簾試約東君問,花信風(fēng)來第幾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