隔靴抓癢越孜煎
出自元代王哲《完溪沙 原無調(diào)名,茲據(jù)律補》:
空里追聲枉了賢。
水中捉月事同然。
隔靴抓癢越孜煎。
紐石作弦何日撫,鉆木待火幾時然。
恰如撅地覓尋天。
注釋參考
隔靴抓癢
同“ 隔靴搔癢 ”?!独m(xù)景德傳燈錄·安德子勝禪師》:“若也揚眉瞬目,又是鬼弄精魂,更或拈拂敲床,大似隔靴抓癢?!?/p>成語解釋比喻說話作文不中肯,不貼切,沒有抓住要點?;蜃鍪聸]有抓住關(guān)鍵。同“隔靴搔癢”。隔靴抓癢出處《續(xù)景德傳燈錄·安德子勝禪師》:“若也揚眉瞬目,又是鬼弄精魂,更或拈拂敲床,大似隔靴抓癢。”
孜煎
愁苦;憂煩。 宋 柳永 《法曲獻仙音》詞:“饒心性,正厭厭多病,柳腰花態(tài)嬌無力。早是乍清減,別后忍教愁寂。記取盟言,少孜煎、賸好將息?!?宋 柳永 《駐馬聽》詞:“奈何伊。恣性靈、忒煞些兒。無事孜煎,萬回千度,怎忍分離?”
王哲名句,完溪沙 原無調(diào)名,茲據(jù)律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