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祝多男多壽,長愿長安長樂,劍履玉宸前
出自宋代吳叔虎《水調歌頭(壽錢太尉)》:
清澈黃河底,乙未政和年。
坤珍闡瑞,運符五百間生賢。
日暖曲江花柳,鼎沸韶春弦管,尺五是青天。
殊寵逢熙載,吉夢送真仙。
承盛德,公故國,慶雙全。
行看旌鉞紫泥,丹詔下苕川。
多祝多男多壽,長愿長安長樂,劍履玉宸前。
蕙炷紫琳館,丹筆蕊珠篇。
注釋參考
多男
(1).多子嗣。語本《莊子·天地》:“ 堯 觀乎 華 , 華 封人曰:‘嘻!圣人,請祝圣人……使圣人多男子!’” 宋 王安石 《賀生皇子表》之七:“天所保祐,厥惟 太姒 之多男;國之榮懷,亦曰 成王 之眾子。”舊時常以“多?!?、“多壽”“多男子”作祝頌之詞。參見“ 三多 ”。
(2).多男性。《淮南子·墬形訓》:“是故山氣多男,澤氣多女。”
多壽
(1).長壽。 漢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循天之道》:“仁人之所以多壽者,外無貪而內清凈,心和平而不失中正?!?/p>
(2).舊時常以“多?!?、“多壽”、“多男”作祝頌之詞。參見“ 三多 ”。
長安
[Chang'an] 長安地名始于秦朝,西漢、隋、唐等朝的都城,在今陜西西安一帶
詳細解釋(1).古都城名。 漢高祖 七年(公元前200年)定都于此。此后 東漢 獻帝 初、 西晉 愍帝 、 前趙 、 前秦 、 后秦 、 西魏 、 北周 、 隋 、 唐 皆于此定都。 西漢 末綠林、赤眉, 唐 末 黃巢 領導的農民起義軍也曾建都于此。故城有二: 漢 城筑于 惠帝 時,在今 西安市 西北。 隋 城筑于 文帝 時,號 大興城 ,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東、南、西一帶。 唐 末就舊城北部改筑新城,即今 西安城 。
(2). 唐 以后詩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稱。 唐 李白 《金陵》詩之一:“ 晉 家南渡日,此地舊 長安 ?!?宋 周密 《武林舊事·淳熙八年》:“雪卻甚好,但恐 長安 有貧者。” 清 龔自珍 《同年馮文江索詩贈行》:“ 馮君 才大行孔修,少年挾策 長安 游?!?/p>
長樂
(1).永久快樂?!俄n非子·功名》:“以尊主御忠臣,則長樂生而功名成?!?漢 焦贛 《易林·小畜之夬》:“如魚逢水,長樂受喜?!?清 龔自珍 《以金石文字拓本寄秦恩復》詩:“如作器者言詞良,長生長樂樂未央。”
(2).指 長樂宮 。 漢 班固 《西都賦》:“自 未央 而連 桂宮 ,北彌 明光 而亙 長樂 。”
(3).用以泛指宮殿。 唐 錢起 《贈闕下裴舍人》詩:“ 長樂 鐘聲花外盡, 龍池 柳色雨中深?!?清 陳維崧 《鵲花翻·春夜聽客彈琵琶作隋唐平話》詞:“依稀 長樂 夜烏啼,分明 湓浦 鄰船話?!眳⒁姟?長樂宮 ”。
(4).見“ 長樂坡 ”。
劍履
見“ 劍履上殿 ”。
玉宸
(1).天宮。 唐 嚴休復 《唐昌觀玉蕊花折有仙人游恨然成二絕》之一:“終日齋心禱玉宸,魂銷目斷未逢真?!?清 劉獻廷 《題文昌宮柏》詩:“玉宸丹闕九天上,翠葉金枝鬱相向。”
(2).借指天帝。 宋 蘇轍 《贈司空張gong{1*1}安道挽詞》之二:“聞道騎箕尾,還應事玉宸?!?/p>
(3).帝王的宮殿。 宋 黃庭堅 《吳君送水仙花并二大本》詩:“何時持上玉宸殿,乞與宮梅定等差。” 明 李東陽 《弘治庚戌三月十五日殿試讀卷東閣次都憲屠公韻》:“狀元忠孝何人是,遙見爐香上玉宸?!?/p>
(4).借指帝王。 宋 范仲淹 《過陳州上晏相公》詩:“曩由清舉玉宸知,今覺光榮冠一時。” 元 耶律楚材 《次云卿見贈》:“濟濟千官侍玉宸,尊賢容眾更親親?!?/p>
吳叔虎名句,水調歌頭(壽錢太尉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