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葉綱《如歸亭》:
拍天煙浪接滄溟,識(shí)盡歸舟是此亭。
風(fēng)遞秋香來(lái)橘社,水資春味驗(yàn)茶經(jīng)。
捲簾江樹(shù)差差綠,入坐湖山隱隱青。
魯望幽居在何處,白鷗無(wú)主滿閑汀。
注釋參考
差差
猶參差。不齊貌?!盾髯印ふ罚骸熬又?,涉然而精,俛然而類,差差然而齊。” 楊倞 注:“差差,不齊貌。謂論列是非似若不齊,然終歸於齊一也?!?唐 溫庭筠 《東郊行》:“緑諸幽香注白蘋,差差小浪吹魚鱗?!?清 錢謙益 《書石屋語(yǔ)錄》詩(shī):“神劍光差差,飛矢鋒鏃鏃。”
入坐
入坐,入座 (rùzuò,rùzuò) 坐到位子上;就位 take one’s seat;be seated 客人們都入坐了就上菜山隱
(1).隱居。《法苑珠林》卷二二:“ 唐 循州 東北 興寧縣 靈龕寺 ……古傳云: 晉 時(shí)北僧在此山隱?!?唐 獨(dú)孤及 《送陽(yáng)翟張主簿之任》詩(shī):“作吏同山隱,知君處劇閑。”
(2). 山隱居 的略稱。傳說(shuō) 春秋 時(shí) 吳國(guó) 的隱士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勖學(xué)》:“披《靈寳》而知 山隱 ,因折俎而説專車?!薄对企牌呋`》卷三引《靈寶紀(jì)》:“ 吳王 闔閭 時(shí),王出游 包山 ,見(jiàn)一人在山中,問(wèn)曰:‘汝是何人?’答曰:‘我姓 山 名 隱居 ……童謡云: 吳王 出游觀 震湖 , 龍威丈人 山隱居 ,北上 包山 入靈墟,乃入 洞庭 竊 禹 書?!?/p>
葉綱名句,如歸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