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柳宗元《黔之驢》:
黔無驢,有好事者船載以入。
至則無可用,放之山下。
虎見之,龐然大物也,以為神,蔽林間窺之。
稍出近之,慭慭然,莫相知。
他日,驢一鳴,虎大駭,遠遁;以為且噬己也,甚恐。
然往來視之,覺無異能者;益習(xí)其聲,又近出前后,終不敢搏。
稍近,益狎,蕩倚沖冒。
驢不勝怒,蹄之。
虎因喜,計之曰:“技止此耳!”因跳踉大闞,斷其喉,盡其肉,乃去。
噫!形之龐也類有德,聲之宏也類有能。
向不出其技,虎雖猛,疑畏,卒不敢取。
今若是焉,悲夫!
注釋參考
慭慭
戒慎貌。 唐 柳宗元 《三戒·黔之驢》:“﹝虎﹞稍出近之,憖憖然莫相知?!?/p>
笑傲貌。 宋 岳珂 《桯史·逆亮辭怪》:“﹝ 金主 亮 ﹞好為詩詞,語出輒崛彊憖憖,有不為人下之意。”
相知
相知 (xiāngzhī) 互相了解,知心 be well acquainted with each other 互相知心的朋友 bosom friend;great friend 與三四個相知方才吃得數(shù)杯,則聽得街上鬧炒炒。——《京本通俗小說》柳宗元名句,黔之驢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