仇仙來匡廬,一轉語獨工
出自宋代周必大《寄題高仲一殿撰識山堂長韻》:
買山老山間,乃識山之容。
愛山無古今,此論誰非同。
仇仙來匡廬,一轉語獨工。
不識山面目,只緣在山中。
譬之塵漠漠,又如水溶溶。
人魚居其間,孰識礙與通。
我昔少年日,自攜七尺筇。
盤旋山南北,憩息林西東。
朝看山之橫,暮看山之縱。
貪多眼為乏,陟險足已慵。
拱揖且不暇,賞識良自蒙。
方悟白司馬,草堂對穹隆。
彼既若獻狀,此亦如發(fā)蒙。
秀甲天下山,至言出心胸。
今君欲繼之,筑堂會奇峰。
何嘗遠城市,而能日迎逢。
山形不動體,山色含真空。
風云有蓄泄,氣象無終窮。
雨馀四面翠,日麗千仞紅。
氤氳香爐煙,挺拔雙劍鋒。
最愛五老人,崚嶒美所鐘。
可望不可即,有意容相從。
羅列皆兒孫,幾席次第供。
山雖跨兩邦,茲焉實長雄。
不為堂上客,詎信山有宗。
寄語游山者,毋徒走憧憧。
注釋參考
匡廬
指 江西 的 廬山 。相傳 殷 周 之際有 匡俗 兄弟七人結廬于此,故稱?!逗鬂h書·郡國志四·廬江郡》“ 尋陽 南有 九江 ,東合為 大江 ” 劉昭 注引 南朝 宋 慧遠 《廬山記略》:“有 匡俗 先生者,出 殷 周 之際,隱遯潛居其下,受道於仙人而共嶺,時謂所止為仙人之廬而命焉?!?唐 白居易 《草堂記》:“ 匡廬 奇秀,甲天下山?!?明 吳國倫 《鄱陽湖》詩:“欲向 匡廬 臥白云, 宮亭 水色晝氤氳?!?魯迅 《熱風·估<學衡>》:“ 匡廬 峨眉 ,山也,則曰紀游,采硫訪碑,務也,則曰日記?!?林伯渠 《廬山即景步董老初游廬山韻》:“ 匡廬 勝境都爭識,流水高山特逞奇。”參見“ 匡俗 ”。
一轉語
(1).佛家禪宗參禪時以一語轉機鋒,稱“一轉語”。《景德傳燈錄·洪州百丈山淮海禪師》:“今請和尚代一轉語,貴脫野狐身?!?宋 蘇軾 《塵外亭》詩:“戲留一轉語,千載起攘袂?!?宋 陸游 《贈應秀才》詩:“我得 茶山 一轉語,文章切忌參死句?!?茶山 , 曾幾 別號。
(2).指用一句話啟發(fā),使人恍然大悟。 胡適 《嘗試集·嘗試篇》:“嘗試成功自古無, 放翁 此語未必是。我今為下一轉語:自古成功在嘗試?!?/p>
周必大名句,寄題高仲一殿撰識山堂長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