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姚合《送李余及第歸蜀》
蜀山高岧峣,蜀客無平才。日飲錦江水,文章盈其懷。
十年作貢賓,九年多邅回。春來登高科,升天得梯階。
手持冬集書,還家獻庭闈。人生此為榮,得如君者稀。
李白蜀道難,羞為無成歸。子今稱意行,所歷安覺危。
與子久相從,今朝忽乖離。風飄海中船,會合難自期。
長安米價高,伊我??署?。臨岐歌送子,無聲但陳詞。
義交外不親,利交內(nèi)相違。勉子慎其道,急若食與衣。
苦爇道路赤,行人念前馳。一杯不可輕,遠別方自茲。
注釋參考
飄海
飄海 (piāohǎi) 渡海遠行,同“漂海” go overseas會合
會合 (huìhé) 聚集到一起 join;assemble;converge;meet;bring together 兩軍會合后繼續(xù)前進 兩個或多個物體在預定的時間和地點以零相對速度相遇 rendezvous自期
(1).自己期望;自許。 唐 韓愈 《南山有高樹行贈李宗閔》:“上承鳳皇恩,自期永不衰?!?宋 陸游 《書懷》詩:“老死已無日,功名猶自期?!薄督鹗贰の乃噦飨隆だ罴兏Α罚骸?純甫 為人聰敏,少自負其材,謂功名可俯拾,作《矮柏賦》,以 諸葛孔明 、 王景略 自期?!?明 張居正 《再辭恩命疏》:“卿以古人自期,致君安國,不計爵祿,朕所深信?!?/p>
(2).自訂期限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雜詩》之三:“自期三年歸,今已歷九春。” 宋 蘇轍 《四十一歲歲莫日歌》:“脂車秣馬試長道,一日百里先自期。”
(3).自己認定;自認為。 清 鈕琇 《觚賸續(xù)編·總?cè)旨颜摗罚骸白云诒厮?,而卒未嘗死也?!?清 戴震 《孟子字義疏證·仁義禮智》:“徒自期于心無愧者,其人忠信而不好學,往往出于此?!?/p>
姚合名句,送李余及第歸蜀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