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洪咨夔《引鏡》:
水白深還黑,山黃遠自青。
紛然無定色,何者是真形。
不壞只太極,長存惟六經(jīng)。
莫疑晨鏡裹,黳漆換星星。
注釋參考
何者
(1).為什么。用于設(shè)問。《公羊傳·桓公二年》:“然則為取可以為其有乎?曰:否。何者?若 楚王 之妻媦,無時焉可也?!?何休 注:“何者,將設(shè)事類之辭?!薄妒酚洝と辶至袀鳌罚骸?黃生 曰:‘冠雖敝,必加於首;履雖新,必關(guān)於足。何者?上下之分也。’”《新唐書·突厥傳上》:“ 班固 謂‘其來慕義,則接之以禮讓?!握??禮讓以交君子,非所以接禽獸夷狄也?!?/p>
(2).哪一個。用于疑問?!逗鬂h書·鮮卑傳》:“夫萬民之飢與遠蠻之不討,何者為大?” 唐 顧況 《送行歌》:“送行人,歌一曲,何者為泥何者玉?” 宋 曹豳 《西河》詞:“戰(zhàn)和何者是良籌?扶危但看天意?!?/p>
(3).哪一個。用于陳述。 明 劉基 《郁離子·公孫無人》:“人之於事也,能辨識其何者為主,何者為客,而不失其權(quán)度,則亦庶幾乎寡悔矣夫?!?/p>
真形
本來的形象;真實的形體或形象。 唐 劉禹錫 《摩鏡篇》詩:“山神祅氣沮,野魅真形出。” 宋 蘇軾 《予昔作壺中九華詩,其后八年復(fù)過湖口,則石已為好事者取去,乃和前韻以自解云》:“尤物已隨清夢斷,真形猶在畫圖中?!薄冻蹩膛陌阁@奇》卷七:“怎見得是龍?須得吾見真形,方可信。”
洪咨夔名句,引鏡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