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是忠孝家,襲紫傳金龜
出自宋代樓鑰《送錢伯同寺丞守嚴陵》:
去年送君來,今年送君歸。
君善全去就,我獨念別離。
君是忠孝家,襲紫傳金龜。
門戶二百年,所寄在一夔。
少年便老蒼,況今更險夷。
不獨妙言語,理窟深莫窺。
健筆照手澤,典刑從可知。
向來御祥琴,欲把江海麾。
促召歸舊班,退食方委蛇。
世事等飄瓦,人情嘆燃萁。
向非渾金質(zhì),百煉豈不衰。
浩然賦歸歟,潔身而去之。
為僚曾未幾,棄我忽若遺。
君既棄我去,謫仙復追隨。
陡去二良友,摻祛重分岐。
前別易再會,今見當何時。
才具素絕綸,涵養(yǎng)日以滋。
且為牧嚴陵,赤手摩瘡痍。
歸來應不晚,青氈當屬誰。
愿君厚自愛,歲寒尚相期。
注釋參考
孝家
(1).居喪守孝的人家。《紅樓夢》第七五回:“爺問奶奶今兒出門不出門?説咱們是孝家,十五過不得節(jié)?!?/p>
(2).指居喪守孝者。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十七回:“我們姑娘是孝家,不親遞茶了。”
金龜
(1).黃金鑄的龜紐官印。 漢 代皇太子、列侯、丞相、大將軍等所用。見《漢官儀》卷下、《漢舊儀補遺》卷上。后泛指高官之印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王仲宣誄》:“金龜紫綬,以彰勛則?!?唐 盧照鄰 《失群雁》詩:“金龜全寫 中牟 印,玉鵠當變 萊蕪 釜?!?元 薩都剌 《再贈李溉之學士》詩:“笑擲金龜上酒船,不須圖像在 凌煙 。” 唐 權德輿 《奉送孔十兄賓客承恩致政歸東都舊居》詩:“角巾華髮忽自遂,命服金龜君更與?!?明 沉鯨 《雙珠記·西市認母》:“珮玎咚,腰掛金龜,近天顏,談道經(jīng)幃?!?/p>
(2). 唐 代官員的一種佩飾。 唐 初,內(nèi)外官五品以上,皆佩魚袋。 武后 天授 元年,改內(nèi)外官佩魚為佩龜。三品以上龜袋用金飾,四品用銀飾,五品用銅飾。 中宗 初罷龜袋,復佩魚。
(3).指所佩雜玩之物。 唐 李白 《對酒憶賀監(jiān)》詩序:“太子賓客 賀公 ,於 長安 紫極宮 一見余,呼余為‘謫仙人’,因解金龜,換酒為樂?!?王琦 注:“金龜蓋是所佩雜玩之類,非 武后 朝內(nèi)外官所佩之金龜。” 明 何景明 《過寺中飲贈張元德侍御》詩:“腰下金龜在,明朝付酒壚?!?明 徐渭 《賀知章乞鑒湖一曲圖》詩:“幸有雙眸如 鏡水 ,一逢 李白 解金龜?!?/p>
樓鑰名句,送錢伯同寺丞守嚴陵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