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洋《戲鄭曾二老》:
兩編千片白雪繭,六百二斗青銅錢。
不辭破費十日產,要向幾上追前賢。
前賢已死不可慕,世上流傳只佳句。
不尋斷簡賞心符,定自前賢無覓處。
鄭翁知我用意誠,云有甲乙分馀明。
盧仝書到孟郊富,李老被酒張翁醒。
當時儲館典讎校,今日取送傳芳馨。
分多析少每如此,翁甑百金杯千羹。
北鄰老子苦好客,懸簞過午須賓食。
昨朝喚客啖鵝炙,十字浮光湯餅滑。
須臾碾畔百塵飛,語是奴音破珪璧。
此翁香串數百枚,一一啖客當千回。
啜香飽炙勘詩譜,但度流年無所苦。
注釋參考
昨朝
昨天;昨晨。 唐 高適 《同群公秋登琴臺》詩:“靜然顧遺塵,千載如昨朝?!?吳組緗 《山洪》二:“你昨朝不是到鎮(zhèn)上打桐油去了嗎?”
鵝炙
(1).烤鵝;燒鵝?!赌淆R書·劉琎傳》:“ 曅 與僚佐飲,自割鵝炙?!?/p>
(2). 晉 劉毅 家在 京口 ,初酷貧,嘗與朋友向 江州 刺史 庾悅 借東堂共射, 悅 不許。眾皆避去,唯 毅 留射如故。時 庾悅 食鵝, 毅 曰:“身今年未得子鵝,豈能以殘炙見惠?!?悅 又不答, 毅 常銜之。 毅 顯貴后,對 悅 報復, 悅 忿懼而死。事見《南史·庾悅傳》、《晉書·劉毅傳》。后遂以“鵝炙”為典實,指英雄或貴人尚未發(fā)跡。 唐 李商隱 《為鹽州刺史奉舉李孚判官狀》:“ 京口 劉生 ,方思鵝炙; 洛陽 蘇子 ,已弊貂裘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送純祐兄之官確山》詩之一:“官從鵝炙貴,客向馬蹄輕。”
十字
(1).指物呈“十”字形?!稌x書·何曾傳》:“﹝ 曾 ﹞務在華侈……蒸餅上不坼作十字不食。” 南朝 梁 吳均 《行路難》詩之三:“君不見西陵田,縱橫十字成陌阡。” 唐 劉禹錫 《酬令狐相公寄賀遷拜之什》詩:“三花秀色通書幌,十字春波繞宅墻?!薄毒┍就ㄋ仔≌f·西山一窟鬼》:“問到 陳乾娘 門首時,十字兒竹竿封著門?!?/p>
(2).十個字。參見“ 十字格 ”。
浮光
(1).水面或物體表面反射的光。 南朝 陳 陰鏗 《渡青草湖》詩:“帶天澄迥碧,映日動浮光?!?唐 駱賓王 《在江南贈宋五之問》詩:“韞珠澄積潤,讓璧動浮光?!?明 文徵明 《歲暮雪晴山齋小詩》之九:“朝日照盂盎,浮光上虛楹?!?/p>
(2).指浮動的目光。 老舍 《蛤藻集·且說屋里》:“他的帶煙氣的臉上露出青筋,離離光光的眼睛放出一些浮光?!?/p>
湯餅
(1).水煮的面食。《釋名·釋飲食》:“蒸餅、湯餅、蝎餅,金餅、索餅之屬,皆隨形而名之也?!薄冻鯇W記》卷二六引 晉 束晳 《餅賦》:“玄冬猛寒,清晨之會,涕凍鼻中,霜凝口外,充虛解戰(zhàn),湯餅為最?!?宋 黃朝英 《緗素雜記·湯餅》:“余謂凡以麪為食具者,皆謂之餅,故火燒而食者呼為燒餅,水瀹而食者呼為湯餅,籠蒸而食者呼為蒸餅?!薄秲号⑿蹅鳌返诙嘶兀骸案?,有‘湯餅’之意存焉。古無‘麵’字,凡麺食一概都叫作‘餅’。”
(2).指湯餅會。 清 胡鳴玉 《訂訛雜錄·湯餅》:“生兒三日會客,名曰湯餅?!?清 唐孫華 《賀王冰庵太守納姬》詩之二:“明年湯餅應呼我,帶醉題麞一笑譁。”參見“ 湯餅會 ”。
王洋名句,戲鄭曾二老名句。注釋由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