問爾因何得如此
出自唐代白居易《鹽商婦-惡幸人也》:
鹽商婦,多金帛,不事田農(nóng)與蠶績。
南北東西不失家,。
風水為鄉(xiāng)船作宅。
本是揚州小家女,嫁得西江大商客。
。
綠鬟富去金釵多,皓腕肥來銀釧窄。
前呼蒼頭后叱婢,。
問爾因何得如此。
婿作鹽商十五年,不屬州縣屬天子。
。
每年鹽利入官時,少入官家多入私。
官家利薄私家厚,。
鹽鐵尚書遠不知。
何況江頭魚米賤,紅膾黃橙香稻飯。
。
飽食濃妝倚柁樓,兩朵紅腮花欲綻。
鹽商婦,有幸嫁鹽商。
。
終朝美飯食,終歲好衣裳。
好衣美食來何處,。
亦須慚愧桑弘羊。
桑弘羊,死已久,不獨漢時今亦有。
注釋參考
何得
怎能;怎會。 三國 魏 嵇康 《答難養(yǎng)生論》:“在上何得不驕?持滿何得不溢?” 唐 杜甫 《最能行》:“若道士無英俊才,何得山有 屈原 宅?” 明 胡應麟 《詩藪外編·周漢》:“四人東南西北,原非同氣弟昆,何得懸合若此?”
如此
如此 (rúcǐ) 這樣,那樣;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這樣或那樣 so 如此則荊吳之勢強——《資治通鑒》 理當如此 達到這個程度或達到這個范圍 thus 勞苦而功高如此。——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 這樣的 nearly 兩座城市發(fā)展的狀況是如此相同白居易名句,鹽商婦-惡幸人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