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洪咨夔《答及甫和》:
束發(fā)讀連山,端倪識乾坤。
欲辨南北戒,須窺越胡門。
藏書探禹穴,乘槎窮靈源。
平生蓬矢志,到處屐齒痕。
腳方西湖脫,眼已青丘吞。
長風一葦航,急浪萬里奔。
易艬泝月峽,訊程指新繁。
江行大玉篆,星垂小銅渾。
風俗異東吳,氣候如南恩。
青壁拔地起,黃流從天翻。
身隨五兩動,命恃百丈存。
山靈迎我來,林影羅旌旛。
川妃導我去,濤聲合鐘塤。
蛟龍蟄淵底,虎豹潛崖根。
間逢偓期語,盡辟夔魍魂。
有祠扁汶川,倚山坐平原。
已絕白狗渡,尚望黃牛蹲。
要神楚懷糈,赍福魯致膰。
力護重險濟,兆應匪寇婚。
歐以異夢紀,蘇以定分論。
君詩班其間,壓倒白與元。
短窗箬葉蓬,濁酒椰子尊。
肯來共吸鯨,有味過解黿。
磴蘚挹曉潤,巖葩借春溫。
郊丁趁虛集,灘戶射利喧。
巢云屋鱗鱗,鋤月坡反反。
梭花薦甘芳,竹枝寫辛酸。
是中有佳趣,所在留行軒。
胸次飫壯觀,筆端快孤騫。
一朝簿書來,能令目眵昏。
注釋參考
月峽
亦作“ 月硤 ”。 明月峽 的省稱。在 四川省 巴縣 境。峽首南岸壁高四十丈,其壁有圓孔,形若滿月,故名。 北周 庾信 《周大將軍司馬裔神道碑》:“公乃 月峽 先登, 瞿塘 直上?!?倪璠 注:“《后漢書·郡國志》: 巴郡 有 枳縣 。注云:‘《華陽國志》有 明月峽 、 廣德嶼 者是也。’” 唐 盧照鄰 《益州至真觀主黎君碑》:“乃 劒門 西拒, 邛關 南望。星橋對斗,像牛漢之秋橫; 月硤 縈城,疑兔輪之曉落。” 唐 杜甫 《奉贈射洪李四丈》詩:“東征下 月峽 ,掛席窮海島?!?仇兆鰲 注引 李膺 《益州記》:“ 廣陽州 東七里,水南有遮要三槌石谷,東二里,至 明月峽 ,峽首南岸,壁高四十丈,其壁有圓孔,形若滿月,因以為名。” 宋 蘇軾 《次韻劉景父登介亭》:“春巖彩雞舞, 月峽 哀猿哭?!?/p>
洪咨夔名句,答及甫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