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周邦彥《丑奴兒/采桑子》
香梅開後風(fēng)傳信,繡戶先知。霧濕羅衣。冷艷須攀最遠(yuǎn)枝。高歌羌管吹遙夜,看即分披。已恨來遲。不見娉婷帶雪時(shí)。
注釋參考
高歌
[lift one's voice and sing] 放聲歌唱;高唱
高歌猛進(jìn)
詳細(xì)解釋(1).高聲歌吟。 漢 枚乘 《七發(fā)》:“高歌陳唱,萬歲無斁?!?唐 許渾 《秋思》詩:“高歌一曲掩明鏡,昨日少年今白頭。” 明 劉基 《過秦樓》詞:“且高歌對酒,趁取韶華未晚?!?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補(bǔ)編·關(guān)于<子見南子>》:“如謂《桑中》一篇,有瀆圣明,則各本《詩經(jīng)》,均存而不廢,能受于庭下,吟于堂上,獨(dú)不得高歌于大庭廣眾之中乎。”
(2).放聲高唱的歌曲。 明 申涵光 《寓金陵柬諸知己》詩:“顏熱聽高歌,歌終帶涕泗。” 李洪程 《放歌太行山水間》:“ 太行山 回應(yīng)起雄壯的高歌。”
羌管
羌管 (qiāngguǎn) 即羌笛 bamboo flute used by the Qiang nationality 羌管悠悠霜滿地?!巍?范仲淹《漁家傲》詞遙夜
長夜。《楚辭·九辯》:“靚杪秋之遙夜兮,心繚悷而有哀?!?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燕歌行》:“調(diào)弦促柱多哀聲,遙夜明月鑒帷屏?!?唐 白居易 《和談校書秋夜感懷呈朝中親友》:“遙夜涼風(fēng) 楚 客悲,清砧繁漏月高時(shí)?!?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·<無題>詩之一》:“故鄉(xiāng)黯黯鎖玄云,遙夜迢迢隔上春。”
分披
(1).披散;分散?!段骶╇s記》卷六:“花葉分披,條枝摧折?!?宋 王安石 《太白巖》詩:“ 太白 巃嵸東南馳,眾嶺環(huán)合青分披?!?/p>
(2).國畫的一種技法。 清 侯方域 《倪云林十萬圖記》:“此獨(dú)峰巒渾厚,勢狀雄強(qiáng)。其皺擦勾斫,分披糾合之法,無一不備神至之筆?!?/p>
周邦彥名句,丑奴兒/采桑子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反者道之動(dòng);弱者道之用。天下萬物生於有,有生於無。作者:老子作品:老子·德經(jīng)·第四十章
- 日夜清明少,春冬霧雨饒。
- 賜休又得明朝睡,不問三竿與兩竿作者:楊萬里作品:駕幸聚景晚歸有旨,次日歇泊
- 松門來會(huì)葬,車馬幾千蹄作者:梅堯臣作品:李康靖少傅夫人挽詞二首
- 要催起江頭,梅妝的,柳態(tài)婆娑作者:盧摯作品:木蘭花慢 在德六年正旦 天下同文補(bǔ)遺
- 稍稍占芳辰,時(shí)時(shí)破苞結(jié)
- 俗奉醫(yī)仙謹(jǐn),儒家亦舍旛
- 遽泄悲成往,俄傳寵令回作者:王灣作品:哭補(bǔ)闕亡友綦毋學(xué)士
- 春寒十日不出戶,坐想江柳分煙鬟作者:朱槔作品:徐彥猷以仇池詩句為韻作詩十四章見示答之
- 侍臣占易象,明兩作重離作者:蘇軾作品:端午帖子詞皇帝閣六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