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皇國威起穨壓,約敕吏蠹?xì)w章程
出自宋代李邴《建炎丞相成國呂忠穆公退老堂詩》:
晉公伐叛致太平,歸來綠野勤經(jīng)營。
沈淪不復(fù)經(jīng)濟(jì)意,晚節(jié)更為人所評。
文饒佐武取河朔,平泉草木羅清英。
功成未嘗一寓目,镵石作記空傳名。
何如堂堂渭川老,崛起自與天扶傾。
歲在作噩駭機(jī)發(fā),忠臣憤叱思?xì)屔?br>氛埃不為紫霄蔽,日月卻向黃道行。
壯年鐵衣勤汗馬,白首金鼎調(diào)和羹。
張皇國威起穨壓,約敕吏蠹?xì)w章程。
羌戎破膽思尋盟,盜賊脫甲來輸誠。
轅門諸將指呼耳,公有胸中十萬兵。
銳然請老樊小圃,爨席卻與漁樵爭。
煙霞放目傲軒冕,水石步屧遺機(jī)衡。
雖然四海望不置,搴旒下矚熙皇明。
宣王于今事北伐,周公不日歌東征。
迎還兩宮天地慶,埽灑六合風(fēng)塵清。
是時公歸乃可耳,豈得遽適羲皇情。
祝公壽考如衛(wèi)武,百歲箴儆謀群卿。
祝公功名如郭令,身與廟社同安榮。
忠誠向來金石貫,勛烈遂將天壤并。
他年升堂奉杖屨,愿留隙地誅柴荊。
但令公孫肯開合,不用野王來撫箏。
注釋參考
張皇
張皇 (zhānghuáng) 驚慌;慌張 alarmed; flurred 神色張皇 夸大;顯耀 exaggerate 描寫失之張皇 猖狂;輕狂 extremely frivolous國威
國威 (guówēi) 國家的名望聲威。也指軍力而言 national power and influence;national prestige 大振國威約敕
亦作“約勅”。亦作“ 約飭 ”。約束誡飭。《漢書·游俠傳·原涉》:“子獨(dú)不見家人寡婦邪?始自約敕之時,意乃慕 宋伯姬 及 陳孝婦 。”《后漢書·徐穉傳》:“ 漢 末寇賊從橫,皆敬 胤 禮行,轉(zhuǎn)相約勑,不犯其閭?!?宋 蘇軾 《杭州召還乞郡狀》:“到獄即欲不食求死,而先帝遣使就獄有所約敕,故獄吏不敢別加非橫?!薄睹魇贰ぶ煊鳌罚骸凹s飭將士,毋得張賊聲勢?!?/p>
吏蠹
指吏胥的弊害。 宋 葉適 《法度總論三·吏胥》:“今世吏胥之害,無問乎官之得其人與不得其人,而要以為當(dāng)革而已矣……京師綱紀(jì)之首,吏曹清,則諸司州縣之吏蠹亦必少異於今日?!?/p>
章程
章程 (zhāngchéng) 指組織的規(guī)程或辦事條例,也泛指各種制度 regulation 〈方〉∶指辦法;主張 solution李邴名句,建炎丞相成國呂忠穆公退老堂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