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日混沌離,穿鑿爭(zhēng)七竅
出自元代楊維楨《木齋詩(shī)》:
七日混沌離,穿鑿爭(zhēng)七竅。
碩果一失仁,百體俱弗肖。
巧詐日橫生,售樸至深溺。
圣人憂世心,世變?nèi)粼噶恰?br>安得至木資?與世作津橋。
學(xué)齋取木名,眾巧不同調(diào)。
回愚與參魯,入室得道要。
豈是灰槁人,滅心比滅爝。
君看記須雞,人方詆不鷂。
注釋參考
混沌
混沌 (hùndùn) 我國(guó)民間傳說中指盤古開天辟地之前天地模糊一團(tuán)的狀態(tài) chaos(the primeval state of the universe according to folklore) 形容蒙昧無(wú)知的樣子 innocent as a child 糊涂(常用來罵人) muddled穿鑿
穿鑿 (chuānzáo) 鑿?fù)?鑿穿 bore a hole 非常牽強(qiáng)地解釋,硬說成具有某種意思 give a farfetched interpretation 孔子稱述而不作,今不依章句,妄生穿鑿,輕侮道術(shù)?!逗鬂h書·徐防傳》七竅
七竅 (qīqiào) 指人頭上的七個(gè)孔,即兩眼、兩耳、兩鼻孔和口 the seven apertures in the human head楊維楨名句,木齋詩(shī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