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通秉文均,裁度取中制
出自宋代劉子翚《劉道祖江程萬丘順甫講易孟子拾其意為二十韻》:
吾初讀七篇,未領(lǐng)躍如義。
晚而窺大易,稍解寂然意。
乃知平放著,的的目前事。
盡心則無余,窮神忽超詣。
以斯印群書,拈出句句是。
君臣父子間,運(yùn)量周旋際。
體之則光明,雜物了無累。
偉哉此陳編,孔孟心所寄。
有如撞洪鐘,合響入迢遞。
言高聽者聵,不絕僅如綴。
幸北良友集,一發(fā)萬古祠。
真長富辭原,百折無留勢。
文通秉文均,裁度取中制。
宛丘坐忘言,袖手豈深閉。
鄙懷頓為空,快若掃長篲。
旁觀二三子,耳剽咸愕眙。
誘之循循然,活處鱍鱍地。
氣質(zhì)雖有拘,學(xué)問欲如蛻。
時(shí)乎不再來,過此恐少味。
大書鑱?zhàn)?,以起衰惰氣?br>
注釋參考
文通
(1).通達(dá)文學(xué)?!赌鲜贰ぬ吹罎?jì)傳》:“﹝ 檀珪 ﹞與 僧虔 書曰:‘僕一門雖謝文通,乃忝武達(dá)?!?/p>
(2).文句的通則。猶文法。 清 馬建忠 《<馬氏文通>序》:“取‘四書’、三《傳》、《史》、《漢》、 韓 文為歷代文詞升降之宗,兼及諸子、《語》、《策》,為之字櫛句比……渙然冰釋,皆有以得其會通,輯為一書,名曰‘文通’。”
秉文
猶行文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徵圣》:“志足而言文,情信而辭巧;迺含章之玉牒,秉文之金科矣。”
裁度
裁度 (cáiduó) 判斷確定 weigh and decide 自去裁度進(jìn)兵之計(jì)中制
(1).中等規(guī)格?!吨芏Y·考工記·弓人》:“弓長六尺有六寸,謂之上制,上士服之;弓長六尺有三寸,謂之中制,中士服之;弓長六尺,謂之下制,下士服之。” 鄭玄 注:“人各以其形貌大小服其弓。” 賈公彥 疏:“此以弓有長短三等,人亦有長短三等而言,取其弓與人相稱之事?!?/p>
(2).合乎中庸之道的典章、制度?!稘h書·董仲舒?zhèn)鳌罚骸?孔子 曰:‘奢則不遜,儉則固。’儉非圣人之中制也?!薄缎绿茣と鍖W(xué)傳中·王元感》:“故先王立其中制,使情文兩稱,是以祥則縞帶素紕,禫則無不佩。” 宋 蘇轍 《辭戶部侍郎札子》:“方欲酌今昔之中制,采吏民之公言?!?清 惲敬 《三代因革論一》:“圣人治天下……必將有以合乎人情之所宜。是故中制者,圣人之法也。”
(3).謂從中干預(yù)?!端问贰ぴ里w傳》:“帝答曰:‘有臣如此,顧復(fù)何憂,進(jìn)止之機(jī),朕不中制。’” 明 張居正 《答郭華溪》:“一切剿處事宜,公所畫俱當(dāng),惟公自裁,便宜行之,不敢中制?!?/p>
劉子翚名句,劉道祖江程萬丘順甫講易孟子拾其意為二十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