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韓愈《招楊之罘》
柏生兩石間,萬歲終不大。野馬不識人,難以駕車蓋。
柏移就平地,馬羈入廄中。馬思自由悲,柏有傷根容。
傷根柏不死,千丈日以至。馬悲罷還樂,振迅矜鞍轡。
之罘南山來,文字得我驚。館置使讀書,日有求歸聲。
我令之罘歸,失得柏與馬。之罘別我去,計出柏馬下。
我自之罘歸,入門思而悲。之罘別我去,能不思我為。
灑掃縣中居,引水經(jīng)竹間。囂嘩所不及,何異山中閑。
前陳百家書,食有肉與魚。先王遺文章,綴緝實在余。
禮稱獨學(xué)陋,易貴不遠復(fù)。作詩招之罘,晨夕抱饑渴。
注釋參考
之罘
山名。也作 芝罘 ,在今 山東 煙臺市 北。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“﹝ 始皇 ﹞登 之罘 刻石。” 宋 蘇軾 《虔州八境圖》詩之七:“相見 之罘 觀海市,絳宮明滅是 蓬萊 ?!焙笠嘀?秦始皇 所立的 之罘 刻石。 明 何景明 《觀石鼓歌》:“《之罘》《詛楚》幾埋沒,此石照耀垂千春?!?/p>
失得
(1).失和得。指事之當否、成敗、利弊、優(yōu)劣等?!兑住だM辭下》:“因貳以濟民行,以明失得之報?!?韓康伯 注:“得其會則吉,乖其理則兇。” 孔穎達 疏:“失則報之以兇,得則報之以吉。”《后漢書·陳蕃傳》:“陛下宜採求失得,擇從忠善?!?宋 曾鞏 《永安縣君李氏墓志銘》:“性有能否,行有失得。一當於理,士有不克?!薄缎咽篮阊浴お毠律鷼w途鬧夢》:“ 遐叔 見了這般險路,嘆道:‘萬里投人,尚未知失得如何,卻先受了許多驚恐!’”
(2).特指弊病、失誤?!逗鬂h書·王符傳》:“﹝ 王符 ﹞志意藴憤,乃隱居著書三十餘篇,以譏當時失得。”《資治通鑒·漢獻帝建安二年》:“將軍舉動,不肯詳思,忽有失得,動輒言誤,誤豈可數(shù)乎!”
韓愈名句,招楊之罘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