卜地初晦跡,興言且成文
出自唐代李白《題元丹丘潁陽山居》:
仙游渡潁水,訪隱同元君。
忽遺蒼生望,獨(dú)與洪崖群。
卜地初晦跡,興言且成文。
卻顧北山斷,前瞻南嶺分。
遙通汝海月,不隔嵩丘云。
之子合逸趣,而我欽清芬。
舉跡倚松石,談笑迷朝曛。
益愿狎青鳥,拂衣棲江濆。
注釋參考
卜地
(1).選擇居地。 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勾踐歸國外傳》:“ 唐 虞 卜地, 夏 殷 封國, 古公 營城 周雒 ?!?唐 皇甫冉 《送竇叔向》詩:“卜地會(huì)為鄰,還依 仲長 室?!?/p>
(2).特指選擇葬地。 唐 劉言史 《北原情》詩之三:“卜地起孤墳,全家送葬去?!?宋 岳珂 《桯史·望江二翁》:“﹝ 陳國瑞 ﹞嘗為其母卜地,青烏之徒輻集,莫適其意。”參見“ 卜吉 ”。
晦跡
見“ 晦跡 ”。
亦作“ 晦跡 ”。謂隱居匿跡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郊居賦》:“僑棲仁於東里,鳳晦跡於西堂?!?唐 杜甫 《岳麓山道林二寺行》詩:“昔遭衰世皆晦跡,今幸樂國養(yǎng)微軀?!薄都魺粜略挕よb湖夜泛記》:“僕晦跡江湖,忘形魚鳥。” 清 鈕琇 《觚賸·序賦創(chuàng)格》:“ 陳鶴客 , 三島 長洲 人, 崇禎 末為博士弟子有聲,國初晦跡授徒?!?/p>
興言
(1).語助詞。《詩·小雅·小明》:“念彼共人,興言出宿?!?馬瑞辰 通釋:“興言猶云薄言,皆語詞也?!薄端鍟じ咦婕o(jì)下》:“但四海百姓,衣食不豐,教化政刑,猶未盡善,興言念此,唯以留恨?!?唐 劉肅 《大唐新語·極諫》引 唐睿宗 詔:“ 蘇安恒 文學(xué)立身,鯁直成操……奄從非命,興言軫悼,用惻于懷,可贈(zèng)諫議大夫。” 宋 王禹偁 《讓西京留守表》之三:“且三千貫恩俸金,數(shù)百家之賦調(diào),奪其膏血,奉此衰殘。雖曰優(yōu)臣以恩,乃是速臣之死,興言及此,茍活何為?!?清 黃宗羲 《移史館熊公雨殷行狀》:“督師不能用將,何名督師。興言及此,督將之肉其足食乎!”
(2).指告諭。 晉 左思 《魏都賦》:“圣武興言,將曜威靈?!?南朝 宋 顏延之 《赭白馬賦》:“王于興言,闡肄威稜?!?南朝 梁 沉約 《奏彈王源》:“陛下所以負(fù)扆興言,思清敝俗者也?!?/p>
(3).心有所感,而發(fā)之于言。 晉 陸云 《答兄機(jī)》詩:“銜思戀行邁,興言在臨觴?!?明 楊慎 《圣泉篇贈(zèng)韓石溪》詩:“荒涂欣良會(huì),興言遂成篇。”
成文
成文 (chéngwén) 形成文字,寫在紙上 write 已有腹稿,尚未成文 一條不成文的規(guī)定 現(xiàn)成的文章 written article李白名句,題元丹丘潁陽山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一日兩頭薄粥,大家忍饑無暇
- 山霧連城白,虛庭待月生
- 秋霽山盡出,日落人獨(dú)歸作者:孟郊作品:送曉公歸庭山(一作歸稽亭)
- 驚落梁塵渾可可。
- 醞釀才浹日,芳甘已盈壺作者:張耒作品:孫志康許為南釀前日已聞糴米欣然作詩以問之
- 暫時(shí)相見,如夢懶思量作者:李煜作品:臨江仙·秦樓不見吹簫
- 掩笑誰干令,嚴(yán)刑必用誅作者:顏粲作品:吳宮教美人戰(zhàn)(一作吳秘詩)
- 待雪最宜寒艷坼,迎春會(huì)有暗香來作者:孫逸作品:賞梅佳什既不得陪從又莫獲少留深以為恨輒賡
- 可惜茲逢晚,相期不計(jì)程作者:方回作品:次韻呂肖卿講學(xué)三首
- 鳥疾帆亦奔,紛紛助勁敵作者:陸龜蒙作品:紀(jì)夢游甘露寺(寺在京口北固山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