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小靈童,出家學道,師言側耳須聽
出自元代馬鈺《滿庭芳 鳴鶴馀音卷之三》:
年小靈童,出家學道,師言側耳須聽。
清晨早起,掃地莫揚塵。
梳洗身邊潔凈,然后刷釜拈盆。
廚房內,油鹽米面,休得費半毫分。
客來須接待,行須緩步,語要低聲。
守清貧寂淡,莫戀浮榮。
遇晚端身正坐,心清凈、滿目光生。
休改變,天長地久,自有好前程。
注釋參考
靈童
(1).仙童?!对企牌呋`》卷一一九:“則有飛天神王,破邪金剛,護法靈童,救苦真人、金精猛獸各百億萬眾,俱侍衛(wèi)是經?!?元 范康 《竹葉舟》第二折:“喚靈童,採瑞草,同仙子下 瀛洲 ?!?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·<贈蓬子>詩》:“驀地飛仙降碧空,云車雙輛挈靈童?!?/p>
(2).即童真。受過十戒的沙彌。 唐 元稹 《大云寺二十韻》:“鉢付靈童洗,香教善女薰?!?/p>
(3).神童,聰明的兒童。 祖慰 《被礁石劃破的水流》:“看完就回來給父母唱和表演,連名旦在一旁也稱贊說是藝苑都罕見的靈童?!?/p>
出家
出家 (chūjiā) 棄舍俗家去做僧尼或道士 leave home and become a monk or nun學道
(1).學習道藝,即學習儒家學說,如仁義禮樂之類。《論語·陽貨》:“君子學道則愛人。”《史記·仲尼弟子列傳》:“無財者謂之貧,學道不能行者謂之病。若 憲 ,貧也,非病也?!?宋 唐庚 《大觀四年作詩寄任因命舍弟同賦》:“學道一生凡幾化,不因到此始知非。” 明 唐順之 《萬思節(jié)以集中無名作詩見貽》之一:“學道頻年慕屢空,支離猶墮語言中?!?/p>
(2).學習道行。指學仙或學佛?!稘h書·張良傳》:“廼學道,欲輕舉?!?顏師古 注:“道謂仙道。” 宋 蘇軾 《將至廣州用過韻寄邁迨二子》:“皇天遣出家,臨老乃學道?!薄段骱言挕じ饚X仙跡》:“從 左慈 學道,得九丹金液仙經。” 魯迅 《且介亭雜文·難行和不信》:“然而出來的題目就因此常常是難題,仍如飛劍一樣,非上 武當山 尋師學道之后,決計沒法辦?!?/p>
(3).即學政?!度辶滞馐贰返谌兀骸败筌廴?,升了御史,欽點 廣東 學道。” 清 蒲松齡 《禳妒咒·入泮》:“酒色養(yǎng)的那脾胃嬌,那厭氣時文也不待瞧。我的天,學道瞎,真是瞎學道?!薄缎咽酪鼍墏鳌返谑兀骸皳?jù)了他的學識,與他個學道,綽綽然做得過去,卻不肯把學道與他,偏與他個巡道?!眳⒁姟?學政 ”。
師言
(1).可以師法之言?!稌ぎ吤罚骸拔┕拢饲谛∥?,弼亮四世,正色率下,罔不祗師言?!?孔 傳:“下人無不敬仰師法?!?晉 常璩 《華陽國志·先賢士女總贊》:“ 伯臺 處諫,師言亢盡,末命防萌,妙覩玄揆?!?/p>
(2).老師之言。 漢 何休 《<春秋公羊傳>序》:“是以講誦師言,至於百萬,猶有不解?!?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勉學》:“空守章句,但誦師言,施之世務,殆無一可?!?/p>
(3).眾人之言。 宋 岳飛 《辭招討使第三札子》:“伏望圣慈,察臣之衷,實欲少安分守,早賜追還成命,庶葉師言?!?/p>
側耳
側耳 (cè’ěr) 認真傾聽的樣子 incline the head and listen 側耳而聽馬鈺名句,滿庭芳 鳴鶴馀音卷之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