計(jì)慮勿尚巧,合義乃可處
出自宋代李覯《名男曰參魯以時喻之》:
孔門有高弟,曾子以孝著。
求諸圣人言,尚曰參也魯。
才敏誰不愿,顧恐難荷負(fù)。
茍無德將之,何益於父母。
昔如吳起者,善兵亞孫武。
齒臂游諸侯,親喪哀不舉。
楊彪有子脩,器能頗可取。
一旦以罪誅,舐犢稈虛語。
吾生本薄祜,略無兄弟助。
及汝又一身,不絕如線縷。
祖母唯汝愛,無異所生乳。
寧止吒祭祀,亦欲興門戶。
伎倆勿求名,適時乃有補(bǔ)。
計(jì)慮勿尚巧,合義乃可處。
持重尚寡過,摧剛庶無懼。
內(nèi)以保家族,外以揚(yáng)名譽(yù),高山在所仰,今人豈殊古。
參魯為汝名,其字曰孝孺。
注釋參考
計(jì)慮
計(jì)議謀慮?!俄n非子·主道》:“不自操事,而知拙與巧;不自計(jì)慮,而知福與咎?!?三國 魏 劉劭 《人物志·利害》:“其功足以讚明計(jì)慮,其敝也知進(jìn)而不知退,或離正以自全。” 宋 呂陶 《象棋》詩之一:“咫尺楸枰計(jì)慮深,偶緣嬉戲便交侵?!?胡適 《讀<呂氏春秋>》二:“計(jì)慮固須專家,施行也須要賢者?!?/p>
合義
(1).謂以德義相親?!秶Z·晉語四》:“異德合姓,同德合義?!?韋昭 注:“合義,以德義相親?!?/p>
(2).歸向正義。《荀子·強(qiáng)國》:“君臣上下,貴賤長少,至于庶人,莫不為義,則天下孰不欲合義矣?!?楊倞 注:“天下皆來歸義也?!?/p>
(3).合于正義?!稌じ尢罩儭贰皬櫠x” 孔 傳:“無所屈撓,動必合義。”
(4).符合經(jīng)義?!逗鬂h書·陳寵傳》:“又律有三家,其説各異。宜令三公、廷尉平定律令,應(yīng)經(jīng)合義者,可使大辟二百,而耐罪、贖罪二千八百,并為三千?!?/p>
乃可
(1).竟可?!读凶印珕枴罚骸叭酥桑丝膳c造化者同功乎!”
(2).才可?!栋儆鹘?jīng)·倒灌喻》:“昔有一人患下部病,醫(yī)言當(dāng)須倒灌乃可瘥耳?!?/p>
(3).豈可,那可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任誕》:“ 張季鷹 縱任不拘,時人號為 江東 步兵?;蛑^之曰:‘卿乃可縱適一時,獨(dú)不為身后名邪?’”《南齊書·張敬兒傳》:“足下乃可不通大理,要聽君子之言,豈可罔滅天理,一何若茲?”
(4).寧可;寧使?!抖鼗妥兾募こ笈壠稹罚骸皩斫袢漳壳?,見這箇弱事,乃可不要富貴,亦不藉你官職?!?/p>
李覯名句,名男曰參魯以時喻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