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法方當(dāng)惡劇時(shí),偃溪笑裹袖鉗錘
出自宋代鄭清之《雪窗董寺丞將指平讞安晚來訪因舉似偃溪為下》:
佛法方當(dāng)惡劇時(shí),偃溪笑裹袖鉗錘。
不教管領(lǐng)千云衲,打徹頭關(guān)更問誰。
注釋參考
法方
法度和方術(shù)?!盾髯印こ上唷罚骸胺渤上?,辨法方,至治之極復(fù)后王。”
惡劇
惡作劇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·盜俠》:“僧前行百餘步, 韋 知其盜也,乃彈之,正中其腦。僧初不覺。凡五發(fā)中之,僧始捫中處,徐曰:‘郎君莫作惡劇?!?宋 蘇軾 《白水山佛跡巖》詩:“山靈莫惡劇,微命安足賭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老饕》:“叟吐矢躍起,鼓掌曰:‘初會(huì)面,何便作此惡???’” 許地山 《集外·狐仙》:“你聽了那男子的情話,看了那愛情底惡劇沒有?”
鉗錘
亦作“ 鉗鎚 ”。1.鐵鉗和鐵錘。 元 張憲 《北庭宣元杰西番刀歌》:“七月七日授冶師,手作鉗鎚股為礪?!?/p>
(2).謂剃落頭發(fā),錘打身體。比喻禪家的授受點(diǎn)化。 宋 蘇轍 《贈(zèng)方子明道人》詩:“鉗鎚橐籥枉心力,虀鹽布被隨因緣。” 明 屠隆 《曇花記·祖師說法》:“金鎞抉翳,全蒙 迦老 鉗錘?!?清 鄭燮 《揚(yáng)州福國和尚至范賦二詩贈(zèng)行》之二:“本分鉗錘公透脫,更何了悟教諸孫?!?/p>
(3).一鉗一錘。比喻嚴(yán)格的訓(xùn)練,嚴(yán)厲的教誨。 宋 德洪 《跋山谷字》:“ 山谷 翰墨妙天下,蓋所謂本分鉗鎚?!?明 李贄 《四書評·論語·先進(jìn)》:“‘過猶不及’,夫子亦下 子貢 鉗錘。” 清 惲敬 《與來卿書》:“蓋知吾壻心性豪奇,必有出流之事,故痛下鉗錘耳。”
見“ 鉗錘 ”。
鄭清之名句,雪窗董寺丞將指平讞安晚來訪因舉似偃溪為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熒光怪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