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先秦佚名《芄蘭》:
芄蘭之支,童子佩觿。
雖則佩觿,能不我知。
容兮遂兮,垂帶悸兮。
芄蘭之葉,童子佩韘。
雖則佩韘,能不我甲。
容兮遂兮,垂帶悸兮。
注釋參考
芄蘭
芄蘭 (wánlán) 即“蘿藦”。多年生草質(zhì)藤本。具乳汁,葉腋生有總狀花序,內(nèi)有多數(shù)種子。莖、葉、果實(shí)入藥 butterfly weed童子
童子 (tóngzǐ) child;lad 未成年的人 童子六七人?!墩撜Z·先進(jìn)》 彼童子之師?!啤?韓愈《師說》 操童子業(yè)。——《聊齋志異·促織》 童生,明清科舉,凡中舉以前,不論年齡大小,皆稱童生 操童子業(yè)?!读凝S志異·促織》佩觿
亦作“ 佩觹 ”。亦作“ 佩觽 ”。1.佩戴牙錐。觿,象骨制成的解繩結(jié)的角錐。亦用為飾物。佩觿,表示已成年,具有才干。《詩·衛(wèi)風(fēng)·芄蘭》:“芄蘭之支,童子佩觿。” 毛 傳:“觿所以解結(jié),成人之佩也?!?漢 劉向 《說苑·脩文》:“能治煩決亂者佩觿,能射御者佩韘。” 唐 元稹 《王悅昭武校尉行左千牛備身》:“佩觹有趨蹌之美,釋褐參待從之榮?!?/p>
(2).佩帶的牙錐。
佚名名句,芄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