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吳石翁《贈陳隨隱》:
大隱君家小隱君,得名太早忌人聞。
秋窗吟共緱山月,曉榻眠分華岳云。
驚欲引雛先出谷,馬才生驥便離群。
新詩卻要多拈出,突過郎罷張我軍。
注釋參考
新詩
(1).新的詩作。 晉 張華 《答何劭詩》之一:“良朋貽新詩,示我以游娛。” 唐 杜甫 《解悶》詩之七:“陶冶性靈存底物?新詩改罷自長吟?!?清 黃遵憲 《奉命為美國三富蘭西士果總領(lǐng)事留別日本諸君子》詩:“海外偏留文字緣,新詩脫口每爭傳?!?/p>
(2).指“五四”以來的白話詩。 mao{1~1}澤{1*1}東 《關(guān)于詩的一封信》:“詩當(dāng)然應(yīng)以新詩為主體。” 李一氓 《<阿英文集>序》:“你寫新詩,我填舊詞,也是個詩人高唱的時代。”
突過
(1).高出;超越。 唐 杜甫 《蘇大侍御訪江浦賦八韻記異》:“再聞?wù)b新作,突過 黃初 詩。” 金一 《文學(xué)觀》:“一曰學(xué)説,諸子是也。其言皆史之支孽,各持一端,各欲以其術(shù)易天下,賢者或突過於儒,道、 墨 是也?!?/p>
(2).沖過?!督鹗贰な榔輦鳌ね絾嗡贾摇罚骸耙蝗?,與姻戚公子出游近郊,有醉人腰弓矢,策馬突過,諸公子怒,欲鞭之?!?/p>
郎罷
方言。 閩 人用以稱父。 唐 顧況 《囝》詩:“郎罷別囝,吾悔生汝……囝別郎罷,心摧血下?!弊灶}注:“《囝》,哀 閩 也。囝,音蹇。 閩 俗呼子為囝,父為郎罷?!?宋 陸游 《戲遣老懷》詩之一:“阿囝略如郎罷老,穉孫能伴太翁嬉。” 陳衍 《元詩紀(jì)事·俞埜山》:“郎罷耕田呼囝牧,阿翁眠起問姑蠶?!?/p>
吳石翁名句,贈陳隨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