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代劉處玄《驀山溪》:
紅蓮池畔,不讓游山景。
鬧里卻無心,身似藕出泥花靜。
壺天妙趣,別有四時春,真應物,寶光明,今古誰人省。
真行道德,顯化邪歸正。
口應更聲隨,只是要、寸靈無病。
貪爭意盡,道眼自然開,來世外,混京華,積行常平等。
注釋參考
壺天
(1).傳說 東漢 費長房 為市掾時,市中有老翁賣藥,懸一壺于肆頭,市罷,跳入壺中。 長房 于樓上見之,知為非常人。次日復詣翁,翁與俱入壺中,唯見玉堂嚴麗,旨酒甘肴盈衍其中,共飲畢而出。事見《后漢書·方術(shù)傳下·費長房》。后即以“壺天”謂仙境;勝境。 唐 張喬 《題古觀》詩:“洞水流花早,壺天閉雪春?!?宋 王安石 《上元戲呈貢父》詩:“別開閶闔壺天外,特起 蓬萊 陸海中。” 元 無名氏 《抱妝盒》第一折:“尚兀自嫌他拘倦,向御園中別是一壺天?!?清 鈕琇 《觚賸·杜曲精舍》:“﹝ 李雪木 ﹞自到 杜曲 ,神隱壺天者,數(shù)晨夕矣?!币嘧鳌?壺中天 ”。 唐 李白 《贈饒陽張司戶燧》詩:“蹉跎人間世,寥落壺中天?!?唐 白居易 《酬吳七見寄》詩:“誰知市南地,轉(zhuǎn)作壺中天?!?宋 陸游 《壺天閣》詩:“乃知壺中天,端勝縮地脈。”
(2).傳說仙人 施存 有一壺,中有天地日月,自號“壺天”,人稱“壺公”。參見“ 壺公 ”。
妙趣
(1).精微的旨趣。 漢 劉向 《列仙傳·關(guān)令尹贊》:“俱濟流沙,同歸妙趣?!薄对企牌呋`》卷九:“微旨幽邃,妙趣難詳。”
(2).美妙的情趣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七賢論》:“故於野澤銜杯舉樽之致,寰中妙趣,固冥然不覩矣?!?清 鈕琇 《觚賸·首尾限字體》:“詩審博,惟博故冥搜廣引,妙趣紛披?!?蔣光慈 《鴨綠江上》:“這森林真是一個欣賞自然妙趣的所在啊!”
四時
(1).四季?!兑住ず恪罚骸八臅r變化而能久成?!薄抖Y記·孔子閑居》:“天有四時,春秋冬夏?!?前蜀 韋莊 《晚春》詩:“萬物不如酒,四時唯愛春?!?宋 陸游 《老學庵筆記》卷二:“ 靖康 初,京師織帛及婦人首飾衣服,皆備四時?!?/p>
(2).指一年四季的農(nóng)時?!兑葜軙の膫鳌罚骸盁o殺夭胎,無伐不成材,無墯四時,如此十年,有十年之積者王。”《淮南子·本經(jīng)訓》:“四時者,春生夏長,秋收冬藏,取予有節(jié),出入有時,開闔張歙,不失其敘,喜怒剛?cè)?,不離其理。”
(3).指一日的朝、晝、夕、夜。《左傳·昭公元年》:“君子有四時,朝以聽政,晝以訪問,夕以修令,夜以安身。”
(4).樂舞名。 漢文帝 作?!稘h書·禮樂志》:“ 孝文廟 奏《昭德》、《文始》、《四時》、《五行》之舞。”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樂府》:“《武德》興乎 高祖 ,《四時》廣於 孝文 ?!眳⒁姟?四時舞 ”。
應物
(1).順應事物?!肚f子·知北游》:“邀於此者,四枝彊,思慮恂達,耳目聰明,其用心不勞,其應物無方?!?鍾泰 發(fā)微:“‘應物無方’,言不執(zhí)滯也?!薄妒酚洝ぬ饭孕颉罚骸芭c時遷移,應物變化,立俗施事,無所不宜。” 宋 歐陽修 《道無常名說》:“無常以應物為功,有常以執(zhí)道為本。”《西游記》第二回:“這猴王自從了道之后,身上有八萬四千毛羽,根根能變,應物隨心。”
(2).猶言待人接物。《晉書·外戚傳·王濛》:“虛己應物,恕而后行?!薄端鍟ぱ魝鳌纭罚骸?劉曠 ,不知何許人也。性謹厚,每以誠恕應物?!?明 孫柚 《琴心記·挑動春心》:“你看他清標應物,如春月之濯柳;英氣逼人,似野鶴之出羣?!?清 姚鼐 《揚雄<太玄>目錄序》:“雖庸愚不肖,茍筮之而見所以處事應物者,皆合乎圣人之道也?!?/p>
寶光
神奇的光輝?!独銍澜?jīng)》卷一:“即時如來從胷卐字涌出寶光,其光晃昱有百千色?!薄对企牌呋`》卷三十:“日月寶光,洞我軀形。” 清 劉大櫆 《<羅西園詩集>序》:“夫文章之傳於后世,必有其得於天地菁英之氣,如珠如玉,如珊瑚木難,拋淪糞土,而寶光夜發(fā),望氣者皆能見之。”《孽?;ā返谑呕兀骸斑€有各種西洋精巧玩意兒,映著炕上兩枝紅色宮燭,越顯得五色迷離,寶光閃爍?!?/p>
今古
(1).現(xiàn)時與往昔。 唐 韓愈 《柳子厚墓志銘》:“議論證據(jù)今古,出入經(jīng)史百子?!?宋 蘇軾 《夜直秘閣呈王敏甫》詩:“共誰交臂論今古,只有閑心對此君?!?/p>
(2).謂古往今來,從古到今。
(3).過去、往昔。亦借指消逝的人事、時間。《北史·薛辯傳》:“汝既未來,便成今古,緬然永別,為恨何言!” 唐 王昌齡 《同從弟銷南齋玩月》詩:“冉冉幾盈虛,澄澄變今古?!?元 趙孟頫 《聞?chuàng)v衣》詩:“人間俯仰成今古,何待他時始惘然。” 清 納蘭性德 《蝶戀花》詞:“不恨天涯行役苦,只恨西風,吹夢成今古?!?/p>
誰人
何人;哪一個?!秴问洗呵铩べF信》:“凡人主必信。信而又信,誰人不親?” 唐 王建 《簇蠶辭》:“已聞鄉(xiāng)里催織作,去與誰人身上著?!薄抖膛陌阁@奇》卷十二:“ 晦翁 斷了此事,自家道:‘此等鋤強扶弱的事,不是我,誰人肯做?’”川劇《五臺會兄》:“ 楊延德 :謹遵師命。(內(nèi)馬叫)師父! 五臺山 清靜的禪院,誰人的馬叫?”
劉處玄名句,驀山溪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大字看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