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兩漢 黃石公《三略·上略》:
摘自《三略·上略》
解釋:經(jīng)常給士卒一些恩惠,戰(zhàn)時士卒就會以一當(dāng)十、以少勝多。
原文摘要:
將之用兵,有饋簞醪者,使投諸河與士卒同流而飲。夫一簞之醪不能味一河之水,而三軍之士思為致死者,以滋味之及己也?!盾娮彙吩唬骸败娋催_(dá),將不言渴;軍幕未辦,將不言倦;軍灶未炊,將不言饑。冬不服裘,夏不操扇,雨不張蓋?!笔侵^將禮。與之安,與之危,故其眾可合而不可離,可用而不可疲;以其恩素蓄,謀素合也。故蓄恩不倦,以一取萬。《軍讖》曰:“將之所以為威者,號令也;戰(zhàn)之所以全勝者,軍政也;士之所以輕戰(zhàn)者,用命也?!惫蕦o還令,賞罰必信;如天如地,乃可御人;士卒用命,乃可越境。夫統(tǒng)軍持勢者,將也;制勝破敵者,眾也。故亂將不可使保軍,乖眾不可使伐人。攻城則不拔,圖邑則不廢;二者無功,則士力疲弊。士力疲弊,則將孤眾悖;以守則不固
注釋參考
不倦
不厭倦;不勞累?!蹲髠鳌ふ压辍罚骸笆┥岵痪?,求善不厭?!?唐 韓愈 《上考功崔虞部書》:“其行道為學(xué)既已大成,而又之死不倦。” 清 徐士鑾 《宋艷·駁辨》:“公放傲其間,不復(fù)有榮念,對客則終日清談不倦?!?陳毅 《紀(jì)念李大釗同志殉難三十周年》詩:“自學(xué)渾不倦,誨人何其勤。”
一取
(1).謂繼續(xù)前趨數(shù)步。《周禮·考工記·輈人》:“勸登馬力,馬力既竭,輈猶能一取焉?!?鄭玄 注:“馬止,輈尚能一前取道,喻易進(jìn)。” 孫詒讓 正義:“輈和則勢利於進(jìn),故馬力雖竭,而為輈和所趨,猶能進(jìn)取,若不能自己也。 王宗涑 云:馬行欲止,是其力竭也,然以輈注之,故不得遽止,猶必前行數(shù)步,此之謂一取?!?/p>
(2).謂獨取?!稘h書·李陵傳》:“毋隨我,丈夫一取單于耳?!?顏師古 注:“言一身獨取也?!?/p>
(3).謂一經(jīng)取得?!端问贰な池浿旧纤摹罚骸皼r正月放夏料,五月放秋料,而所斂亦在當(dāng)月,百姓得錢便出息輸納,實無所利。是使民一取青苗錢,終身以及世世一歲嘗兩輸息錢,乃別為一賦以弊生民也?!?/p>
黃石公名句,三略·上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