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克莊《送方漳浦》:
頗聞送者詩盈軸,我有樵歌子試聽。
巖邑雖然人所畏,畬民均是物之靈。
二升飯了官中事,一字廉真座右銘。
見說守侯如召杜,斷無走吏至公庭。
注釋參考
見說
(1).告知,說明。 晉 張華 《博物志》卷三:“牽牛人乃驚問曰:‘何由至此?’此人見説來意,并問此是何處?!?/p>
(2).猶聽說。 唐 李白 《送友人入蜀》詩:“見説 蠶叢 路,崎嶇不易行?!薄冻蹩膛陌阁@奇》卷八:“今日見説,卻記得你前年間曾言 蘇州 所遇,果非虛話了?!?清 李漁 《蜃中樓·離愁》:“見説紅顏薄命,不信今生心兒愿兒果得盈?!?/p>
守侯
州刺史的別稱。 唐 元稹 《告畬三陽神文》:“我貳茲邑,星歲三卒,熟視民病,飽聞?wù)АW詥适睾?,月環(huán)其七,弊深力薄,未暇纖悉?!?/p>
召杜
見“ 召父杜母 ”。
斷無
絕無。 唐 李商隱 《無題》詩之一:“曾是寂寥金燼暗,斷無消息石榴紅?!?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五》:“余謂幽期密約,必?zé)o人在旁,是誰見之??jī)缮鷶酂o自言理,又何以聞之?”
走吏
供奔走的小吏。 唐 司空曙 《寄衛(wèi)明府》詩:“高僧靜望山僮逐,走吏喧來水鴨沉。” 唐 趙璘 《因話錄·商下》:“中丞使府,自有賓僚,某走吏也,安得同之?”《續(xù)資治通鑒·宋太宗至道元年》:“有 鄭昌嗣 者,亦起三司走吏?!?/p>
公庭
(1).古代國(guó)君宗廟的廳堂或朝堂?!对姟ぺL(fēng)·簡(jiǎn)兮》:“碩人俁俁,公庭萬舞?!薄赌鲜贰ゑ以V畟鳌罚骸?向 ( 褚向 )風(fēng)儀端麗,眉目如畫,每公庭就列,為眾所瞻望焉?!?清 曾國(guó)藩 《金陵楚水師昭忠祠記》:“甚者,如 九洑洲 之役,攻剿三四日,凋耗二千人。唱?jiǎng)P於公庭,飲泣於私舍。”
(2).朝廷,公室?!俄n非子·揚(yáng)權(quán)》:“為人君者,數(shù)披其木,毋使木枝扶疏;木枝扶疏,將塞公閭,私門將實(shí),公庭將虛,主將壅圍。”
(3).公堂,法庭。 唐 王勃 《梓州玄武縣福會(huì)寺碑》:“懷道術(shù)於百齡,接風(fēng)期於四海,依然梵宇欣象,教之將行莞爾公庭,惜牛刀之遂屈?!?元 無名氏 《抱妝盒》第二折:“盒子里藏的是儲(chǔ)君,我肚皮里懷的是鬼胎。雖不見公庭上遭橫禍,赤緊的盒子里隱飛災(zāi)?!?明 阮大鋮 《燕子箋·謁洴》:“風(fēng)聲泄漏到公庭,為避羅鉗造狄門?!?/p>
劉克莊名句,送方漳浦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