嗟爾后之人,萬{1-1}言{1|1}書不顯
出自宋代梅堯臣《和穎上人南徐十詠其八夫子篆》:
季札墓傍碑,古稱尼父篆。
始沒春秋義,十字固莫淺。
磨敲任牧童,侵剝因野蘚。
嗟爾后之人,萬{1-1}言{1|1}書不顯。
注釋參考
爾后
爾后 (ěrhòu) 從此以后;今后 henceforth;henceforward不顯
(1).不顯明;不清楚。《詩·大雅·思齊》:“雝雝在宮,肅肅在廟。不顯亦臨,無射亦保。” 朱熹 集傳:“不顯,幽隱之處也?!?清 王韜 《淞隱漫錄·吳也仙》:“以簽語末句觀之,此生結(jié)局當(dāng)在水云鄉(xiāng)里。然仙語隱而不顯,從無如是之明白昭示者也。” 王老九 《進(jìn)北京》詩:“只怨我沒生千里眼,幾十丈遠(yuǎn)看不顯?!?/p>
(2).不顯達(dá)?!缎挛宕贰ず笫袷兰摇っ现椤罚骸?知祥 父 道 ,獨(dú)留事 晉 而不顯?!?/p>
(3).盛大貌。不,通“ 丕 ”?!对姟ぶ茼灐で鍙R》:“不顯不承,無射於人斯。”《樂府詩集·晉郊祀歌·饗神歌》:“不顯遺烈,之德之純?!币槐咀鳌?丕顯 ”。
梅堯臣名句,和穎上人南徐十詠其八夫子篆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