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歲與君別,高談氣如虹
出自宋代廖行之《挽劉監(jiān)廟》:
去歲與君別,高談氣如虹。
酒酣出三詩,遺我意何窮。
歸涂度黃花,偶遇衡人東。
問君無恙否,報言近已終。
聞之駭且疑,期君后凋松。
分攜數(shù)月耳,雞年何遽逢。
還家僅弛擔(dān),走哭悲填胸。
夫君鄉(xiāng)評高,孝友古人同。
一第晚乃得,權(quán)門肯投蹤。
暫出不少留,翩翩若冥鴻。
力學(xué)老不倦,進得新有功。
惜哉干國資,已矣浮云空。
最憐親白發(fā),行路為慘容。
頼是有子賢,接踵翔蟾宮。
朝來哀笳發(fā),湘江雨濛濛。
月嶺掛寒斗,霜林號凄風(fēng)。
斯人重難見,夜臺情得通。
注釋參考
去歲
去歲 (qùsuì) 去年 last year高談
亦作“ 高譚 ”。1.侃侃而談,大發(fā)議論。 三國 魏 劉劭 《人物志·接識》:“是故多陳處直,則以為見美,靜聽不言,則以為虛空,抗為高談,則為不遜。” 北周 庾信 《預(yù)麟趾殿校書和劉儀同》:“高譚變白馬,雄辯塞 飛狐 ?!?明 許承欽 《將相談兵歌題蔡懷真畫冊》詩:“蟹羹魚炙行日夕,高談話昔情逾敦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三:“可是--平常日子高談‘男女之大防’的,豈非就是他這班‘社會的棟梁’么?”
(2).不切實際的議論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官理》:“昔 衞靈 聽圣言而數(shù)驚, 秦孝 聞高談而睡寐?!?/p>
(3).高明的談吐;高尚的言談。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講解將畢賦三十韻詩依次用》:“高談屬時勝,寡聞終自恧?!?宋 秦觀 《送喬希圣》詩:“杖藜對客騁高談,自覺胸襟輩 堯 禹 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哭志衍》詩:“高譚羣兒驚,健筆小儒怍。”
廖行之名句,挽劉監(jiān)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