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姚合《杭州觀潮》:
樓有章亭號(hào),濤來自古今。
勢(shì)連滄海闊,色比白云深。
怒雪驅(qū)寒氣,狂雷散大音。
浪高風(fēng)更起,波急石難沈。
鳥懼多遙過,龍?bào)@不敢吟。
坳如開玉{1-1}穴,危似走瓊岑。
但褫千人魄,那知伍相心。
岸摧連古道,洲漲踣叢林。
跳沫山皆濕,當(dāng)江日半陰。
天然與禹鑿,此理遣誰尋。
注釋參考
天然
天然 (tiānrán) 自然賦予的;生來就有的;自然生成的;自然形成的 natural 天然氣 天然港灣 天然放射性 理所當(dāng)然,自然而然 of course;naturally 瑞豐覺得假若 冠先生出頭和 東陽競爭,他天然的應(yīng)當(dāng)幫助 冠先生?!?老舍《四世同堂》理遣
從事理上得到寬解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《<昭明太子文集>序》:“玉科歸理遣之恩,金條垂好生之德?!?宋 李之彥 《東谷所見·寒暑》:“矧得喪利害不能理遣,而心火熾盛;妻孥累重支吾不暇,而家火逼迫。” 明 陳子龍 《悼女頎》詩:“幻聚由來事不明,未能理遣淚縱橫?!?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己部第一章:“彼此疑猜,不能情恕,不能理遣,小則色於面,大則發(fā)於聲。”
誰尋
何處尋求。 唐 韓愈 《秋懷》詩之三:“歸還閲書史,文字浩千萬。陳跡竟誰尋?賤嗜非貴獻(xiàn)?!?/p>
姚合名句,杭州觀潮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見鶴吟——— 白玉蟾〔宋代〕
- 自鉛山歸上饒途中感與——— 陳文蔚〔宋代〕
- 周先生畫洞庭歌——— 鮑溶〔唐代〕
- 遣懷二首——— 劉應(yīng)時(shí)〔宋代〕
- 夢(mèng)游三首——— 徐鉉〔唐代〕
- 贈(zèng)吳氏兄弟三首——— 陳師道〔宋代〕
- 送戚弼甫解官鹽場二首——— 曾幾〔宋代〕
- 新秦送人東歸——— 張?jiān)?/a>〔宋代〕
- 過白沙竹枝歌六首——— 楊萬里〔宋代〕
- 宮詞——— 胡仲弓〔宋代〕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