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清代吳偉業(yè)《沁園春·觀潮》:
八月奔濤,千尺崔嵬,砉然欲驚。
似靈妃顧笑,神魚進(jìn)舞;馮夷擊鼓,白馬來(lái)迎。
伍相鴟夷,錢王羽箭,怒氣強(qiáng)于十萬(wàn)兵。
崢嶸甚,訝雪山中斷,銀漢西傾。
。
孤舟鐵笛風(fēng)清,待萬(wàn)里乘槎問(wèn)客星。
嘆鯨鯢未剪,戈船滿岸;蟾蜍正吐,歌管傾城。
狎浪兒童,橫江士女,笑指漁翁一葉輕。
誰(shuí)知道,是觀潮枚叟,論水莊生。
注釋參考
靈妃
(1).指 宓妃 ?!段倪x·郭璞<游仙詩(shī)>之二》:“ 靈妃 顧我笑,粲然啟玉齒?!?李善 注:“ 靈妃 , 宓妃 也?!?明 楊珽 《龍膏記·酬詠》:“小姐,你若肯做 靈妃 , 冰夷 也不辭做 蹇修 之使?!?/p>
(2).指 娥皇 、 女英 。 唐 王邕 《湘靈鼓瑟》詩(shī):“寶瑟和琴韻, 靈妃 應(yīng)樂(lè)章?!?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湘娥思憶》:“ 靈妃 怨,瑤瑟與誰(shuí)彈。” 清 譚嗣同 《洞庭阻風(fēng)七絕》:“ 靈妃 作惡石尤頑,日暮行人滯往還?!?/p>
(3).指 秦穆公 女 弄玉 。 唐 韓愈 《誰(shuí)氏子》詩(shī):“或云欲學(xué)吹鳳笙,所慕 靈妃 媲 蕭史 ?!?/p>
(4).泛指仙女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游金華山》詩(shī):“高馳入閶闔,方覩靈妃笑。” 唐 張說(shuō) 《同趙侍御乾湖作》詩(shī):“乍見靈妃含笑往,復(fù)聞?dòng)闻垢鑱?lái)?!?唐 曹唐 《張碩重寄杜蘭香》詩(shī):“靈妃不降三清駕,仙鶴空成萬(wàn)古愁?!?/p>
(5).指 漢高祖 的嬪妃 唐山夫人 。夫人有《安世房中歌》十七章傳世。 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為國(guó)薦賢》:“靈妃自賦《唐山曲》,天子親歌《豐鎬都》?!?/p>
顧笑
回顧而笑。《史記·刺客列傳》:“至陛, 秦舞陽(yáng) 色變振恐,羣臣怪之。 荊軻 顧笑 舞陽(yáng) 。”
神魚
象征吉祥的魚。《漢書·宣帝紀(jì)》:“東濟(jì) 大河 ,天氣清靜,神魚舞 河 ?!?三國(guó) 魏 曹植 《仙人篇》:“玉樽盈桂酒, 河伯 獻(xiàn)神魚?!?唐 杜甫 《秦州雜詩(shī)》之十四:“神魚今不見,福地語(yǔ)真?zhèn)?。?仇兆鰲 注:“世傳 仇池 穴出神魚,食之者仙?!?/p>
馮夷
(1).傳說(shuō)中的 黃河 之神,即 河伯 。泛指水神?!肚f子·大宗師》:“ 馮夷 得之,以游大川。” 成玄英 疏:“姓 馮 名 夷 , 弘農(nóng) 華陰 潼鄉(xiāng) 堤首里 人也。服八石,得山仙。大川, 黃河 也。天帝錫 馮夷 為 河伯 ,故游處 盟津 大川之中也?!?三國(guó) 魏 曹植 《洛神賦》:“於是 屏翳 收風(fēng), 川后 靜波, 馮夷 鳴鼓, 女媧 清歌。” 唐 高適 《自淇涉黃河途中作》詩(shī)之十:“坎德昔滂沱, 馮夷 胡不仁,激潏陵隄防,東郡多悲辛。” 清 黃遵憲 《由上海至長(zhǎng)崎》詩(shī):“ 馮夷 歌舞山靈喜,一路傳呼萬(wàn)歲聲?!币徽f(shuō),為 河伯 之妻。見《史記·封禪書》“水曰 河 ,祠 臨晉 ” 張守節(jié) 正義引《龍魚河圖》。
(2).上古諸侯名。《竹書紀(jì)年·帝芬十六年》:“ 洛伯 用與 、 河伯 馮夷 鬭?!?明 胡應(yīng)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三墳補(bǔ)逸上》:“ 洛伯 、 河伯 ,皆國(guó)名也; 用與 、 馮夷 ,諸侯名也?!?/p>
擊鼓
擊鼓 (jīgǔ) 打鼓作聲;用鼓聲打出信號(hào)或表示愿望 beat a drum 擊鼓(吹號(hào))要求休戰(zhàn)談判白馬
(1).白色的馬?!蹲髠鳌ざü辍罚骸?公子地 有白馬四。公嬖 向魋 。 魋 欲之?!?三國(guó) 魏 曹植 《白馬篇》:“白馬飾金羈,連翩西北馳?!?明 高濂 《玉簪記·鬧會(huì)》:“分經(jīng)來(lái)白馬,洗鉢起黃龍?!?方然 《白色花·報(bào)信者》:“我底白馬喲!大風(fēng)來(lái)了,別讓細(xì)砂與你長(zhǎng)長(zhǎng)的鬃毛蒙住你底眼睛?!?/p>
(2).古代用白馬為盟誓或祭祀的犧牲?!妒酚洝翁蟊炯o(jì)》:“ 高帝 刑白馬盟曰:‘非 劉氏 而王,天下共擊之!’” 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越王無(wú)余外傳》:“ 禹 乃東巡,登 衡岳 ,血白馬以祭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祝盟》:“騂毛白馬,珠盤玉敦,陳辭乎方明之下,祝告於神明者也?!?/p>
(3).古代以乘白馬表示有兇事。 唐 陳子昂 《祭孫府君文》:“白馬故人,青鳥送往?!?唐 李白 《古風(fēng)》之三一:“白馬 華山君 ,相逢 平原里 。”參見“ 白馬素車 ”。
(4).見“ 白馬氐 ”。
(5).古津渡名。在今 河南省 滑縣 北。《戰(zhàn)國(guó)策·趙策二》:“今 秦 以大王之力,西舉 巴蜀 ,併 漢中 ,東收兩 周 而西遷九鼎,守 白馬 之津?!薄俄n非子·初見秦》:“決 白馬 之口以沃 魏氏 ,是一舉而 三晉 亡,從者敗也?!?/p>
(6).古縣名。 春秋 衛(wèi)國(guó) 曹 (一作“漕”) 邑 。故治在今 河南省 滑縣 東。《三國(guó)志·魏志·武帝紀(jì)》:“二月, 紹 ( 袁紹 )遣 郭圖 、 淳于瓊 、 顏良 攻 東郡 太守 劉延 于 白馬 ?!?/p>
(7).古驛名。 唐 末 朱全忠 殺 裴樞 等三十余人于此,并用 李振 言,沉其尸于 黃河 ,驛由此著名。 清 鈕琇 《觚賸·虎丘題詩(shī)》:“ 虞山 錢宗伯 ( 錢謙益 )以譴歸,有題詩(shī) 虎丘 刺之者曰:‘……昔去尚寬沉 白馬 ,今來(lái)應(yīng)悔賣 盧龍 。’”參見“ 白馬清流 ”。
(8).復(fù)姓。見《通志·氏族四》。
吳偉業(yè)名句,沁園春·觀潮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