傷心往事君須賦,恐有遒人來采詩
出自宋代潘良貴《仆讀沈約傳怒其緩頰賣國發(fā)上沖冠然古今人每》:
隱侯文治知何用,千古端羞墮淚碑。
國危忍助神鼎覆,身免猶嗟鞶帶移。
登覽寒煙縈遠(yuǎn)目,凄涼夕照謝高榱。
傷心往事君須賦,恐有遒人來采詩。
注釋參考
傷心
傷心 (shāngxīn) 心里非常痛苦 grieve 別為這事傷心往事
往事 (wǎngshì) 從前的事情 history;the past;past events 往事歷歷在目遒人
古代帝王派出去了解民情的使臣?!稌へ氛鳌罚骸懊繗q孟春,遒人以木鐸徇于路?!薄蹲髠鳌は骞哪辍罚骸肮省断臅吩唬骸偃艘阅捐I徇于路?!?杜預(yù) 注:“遒人,行人之官也……徇於路,求歌謡之言。”《三國志·蜀志·郤正傳》:“故矇冒瞽説,時有攸獻(xiàn),譬遒人之有采于市閭,游童之吟詠乎疆畔,庶以增廣福祥,輸力規(guī)諫?!?唐 元稹 《進(jìn)詩狀》:“故自古風(fēng)詩至古今樂府,稍存寄興,頗近謳謡,雖無作者之風(fēng),粗中遒人之採?!?清 鈕琇 《觚賸·序賦創(chuàng)格》:“又有賦而全不用韻,別創(chuàng)一格,如 南邨先生 《病賦》……‘而其舌也與遒人通,不然胡鐸?而其髮也與狐通,不然胡氊?而其髯也與秋通,不然胡凋?’”
采詩
搜集民歌。 唐 皮日休 《奉和魯望樵人十詠·樵歌》:“若遇採詩人,無辭收鄙陋?!?宋 梅堯臣 《田家語》詩序:“因録田家之言次為文,以俟採詩者云?!?/p>
采集民間歌謠。古代有專門機(jī)構(gòu)采詩,為統(tǒng)治階級觀風(fēng)俗、知得失的一項(xiàng)政治措施。《漢書·藝文志》:“古有采詩之官,王者所以觀風(fēng)俗,知得失,自考正也?!薄稘h書·食貨志上》:“孟春之月,羣居者將散,行人振木鐸徇於路,以采詩,獻(xiàn)之大師,比其音律,以聞於天子。” 漢 王褒 《四子講德論》:“今刺史質(zhì)敏以流惠,舒化以揚(yáng)名,采詩以顯至德,歌詠以董其文?!?章炳麟 《國故論衡·辨詩》:“ 五季 以降,雖四言之銘,且拱手謝不敏,豈獨(dú)采詩可以觀政云爾?!?/p>
潘良貴名句,仆讀沈約傳怒其緩頰賣國發(fā)上沖冠然古今人每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