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過《喜雨呈吳按察》:
使君人物舊烏臺(tái),天聽雖高力挽回。
湖水欲平江為退,秋田未旱雨朱來。
云隨黃鶴游何許,風(fēng)滿南樓亦快哉。
涼意入秋清可畫,月巖知有桂花開。
注釋參考
黃鶴
黃鶴 (huánghè) 傳說中仙人所乘的一種鶴 yellow crane 昔人已乘黃鶴去。——唐· 崔顥《黃鶴樓》 黃鶴一去不復(fù)返。何許
何許 (héxǔ) 什么;哪里 what;what kind of 陳留老父者,不知何許人也。——《后漢書·陳留老父?jìng)鳌?不知何許人。——明· 魏禧《大鐵椎傳》 賈二是何許人,竟敢搞到我的頭上來了南樓
(1).在南面的樓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有《南樓中望所遲客》詩(shī)。 聞人倓 注:“ 靈運(yùn) 《游名山志》:‘ 始寧 又北轉(zhuǎn)一汀,七里,直指舍下園南門樓,自南樓百許步對(duì) 橫山 ?!?唐 杜甫 《登兗州城樓》詩(shī):“東郡趨庭日,南樓縱目初?!?宋 陸游 《蝶戀花·離小益作》詞:“千里斜陽鐘欲暝,憑高望斷南樓信。”
(2).古樓名。在 湖北省 鄂城縣 南。又名 玩月樓 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容止》:“ 庾太尉 ( 庾亮 )在 武昌 ,秋夜氣佳景清,使吏 殷浩 、 王胡之 之徒登 南樓 理詠?!?唐 李白 《陪宋中丞武昌夜飲懷古》詩(shī):“清景 南樓 夜,風(fēng)流在 武昌 ?!卑?晉 武昌縣 ,為 武昌 郡治,即今 鄂城縣 。 唐 武昌縣 屬 鄂州 江夏郡 ,即今 武漢市 武昌 。 李白 所詠 南樓 ,實(shí)際上不是 庾亮 等所登的 南樓 。 宋 蘇軾 《九日次韻王鞏》:“聞道郎君閉東閣,且容老子上 南樓 。”
(3).古樓名。在 湖北省 武漢市 武昌 黃鶴山 頂。一名 白云樓 ,又名 岑樓 。 清 乾隆 中毀, 畢沅 重修之。 宋 陸游 《入蜀記》:“二十七日,郡集於 南樓 ,在 儀門 之南 石城 上,一曰 黃鶴山 。制度閎偉,登望尤勝。 鄂州 樓觀為多,而此獨(dú)得江山之要會(huì), 山谷 所謂‘ 江 東 湖 北行畫圖, 鄂州 南樓天下無’是也?!?/p>
(4).古樓名。在 湖南 潭州 (今 長(zhǎng)沙市 )。 唐 杜甫 《舟中夜雪有懷盧十四侍御弟》詩(shī):“暗度 南樓 月,寒深 北渚 云。” 仇兆鰲 注:“ 邵 注謂 南樓 在 武昌 。 顧 注謂 南樓 在 岳陽 。 廬 注據(jù) 柳子厚 《長(zhǎng)沙驛前南樓感舊》詩(shī)為證,是 南樓 即在 潭州 ?!?/p>
(5).古樓名。在 湖北省 江陵縣 東南。 唐 張九齡 嘗登此樓賦詩(shī)。 宋 張栻 重修,改名 曲江樓 。 宋 朱熹 《江陵府曲江樓記》:“ 敬夫 一日與客往而登焉……於是顧而嘆曰:‘此亦 曲江公 所謂 江陵郡 城 南樓 者邪!’”
(6).古樓名。在 廣西省 宜山縣 南,有 宋 黃庭堅(jiān) 所書《范滂傳》刻石。 宋 嘉熙 中毀去。參閱《明一統(tǒng)志》及《慶遠(yuǎn)府志》。
(7).古樓名。在 云南省 昆明市 南。 明 西平侯 沐英 駐節(jié)此處,題曰“ 南樓 望遠(yuǎn)”, 劉有年 有記。
劉過名句,喜雨呈吳按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至今耆舊話曩昔,白發(fā)相對(duì)搔鬅鬙作者:張镃作品:次叔祖閣學(xué)暑中過清寒堂韻
- 愛爾多古峭,不到人間行。
- 治獄盡心無詭論,掛冠猶健有高風(fēng)作者:趙蕃作品:過陳莘叔尹因以贈(zèng)之
- 長(zhǎng)風(fēng)浩浩,何許清夢(mèng)杳難攀作者:覃懷高作品:水調(diào)歌頭(游武夷)
- 幕府遙三舍,傳車乘一封作者:司馬光作品:送何濟(jì)川為龐公使慶陽席上探得冬字
- 木落山高一夜霜。
- 屬鏤一朝至,身與名俱殘
- 暑氣冷衣葛,暮云催燭燈
- 端闈壯麗,羽術(shù)驍勝作者:佚名作品:袷鄉(xiāng)回升樓
- 直枉已傳天子詔,厚誣猶見監(jiān)奴書作者:岳珂作品:聞韓正倫檢正掛冠感嘆故交悵然久之偶成三首